第一百零四章 西游记作者
“终于到了!” 刚一上岸,罗泓轸就在吐槽着。 用沈大姐的话说,赵明诚可能有点病。 不坐飞机,坐船。 从仁川到东北,坐船16小时到,飞机也就2个小时左右。 赵明诚的话,坐飞机没有意思,经常坐飞机,能有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他想体验下,坐船的感觉,上船以后他就是旱鸭子,他们都能站在外面,赵明诚一出去看海面,就晕船。 属于菜,还瘾大,这种类型。 众人也没有休息,坐火车直接去京城,现在还没有高铁,不过他们坐T字火车,6个小时到京城。 到京城时,正好下午13点10分,顾不上吃烤鸭什么的,先休息,睡觉。 他现在出国,习惯带上沈大姐还有虎头,一家三口就要整整齐齐。 虎头从小赵明诚就教他中文,现在小家伙说话都带大碴子味。 这次来旅游,不止他们一家三口,还有罗泓轸、郑正勋、曹英沃他们家人。 呼呼啦啦十几口人,公司公费出来旅游,拍一个多月电影,出来散散心,休息,休息。 罗泓轸带人去巴黎拍戏,两天就返回韩国,11号下午,他们就坐船来。 旅游签证一个月,时间足够用。 再次醒来时,已经第二天早晨。 东城、西城都不住,他们住在朝阳,有赵明诚在,根本不用导游。 国贸这里的大饭店,早上就有自助吃,这里有外交官、商人、还有一些旅游人士在这住。 价格也不算贵,这里应该算五星级,一天价格800人民币左右,还不到100美金,去年在苏黎世住三星级酒店,一天就要500美金。 中国菜就是种类繁多,沈大姐都快挑花眼。 鸡蛋糕、皮蛋瘦rou粥、包子、蒸饺、韭菜盒子、牛奶、煮鸡蛋、还有一些水果,这些就是他们一家三口吃的。 其他西式的菜品都没拿。 “导演,我们吃完去什么地方?” “别叫导演,电影都拍完了,还叫导演,么的!现在听导演这两个字就头疼。” “那叫你什么?” “明诚,或者赵明诚,叫我赵哥也不介意,你们想去什么地方玩?” “紫禁城。” “长城。” “紫禁城。” “紫禁城。” “大儿子,你想去什么地方玩?” “爸,我想去长城。” 看着虎头圆溜溜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 “明天,明天不行,《十面埋伏》明天首映,后天爸带你去爬长城。” “呜,呜呜…!” 他又把虎头逗哭了,不过没关系,只要是他逗哭的,就很高兴。 吃完早餐,他们打车去故宫,外国人习惯把故宫叫紫禁城。 不得不感叹。 人真特么的多。 “这里是午门,也叫朱雀门,紫禁城是明朝永乐时期建造的。” “整个皇宫,按照风水格局建造,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咱们进这个门,就是朱雀门,也就是午门,这里也是上朝时大臣等候的地方。” “可以把这个门,想象成《西游记》里的南天门,《西游记》作者就是明朝时期宦官。” “导演,不是吴承恩吗?” 罗泓轸也对《西游记》有了解,他知道官方说法是吴承恩。 “并不能肯定是吴承恩,根据我的考据,《西游记》作者是万历时期的宦官。” “以我为准!” 众人无语。 “看这个桥没,这就是金水桥,这一条小河,就是金水河,它就是真武大帝的灵蛇,真武大帝镇守北方玄武,玄武神兽就是灵龟和灵蛇,这条河就是灵蛇。” 众人点头。 “这个大殿叫太和殿,永乐时期叫奉天殿,《徐显卿宦迹图》中记载明朝当时上朝的场景。” “文左、武右,看过《徐显卿宦迹图》就知道,《西游记》中天宫上朝的样子。” “中间这个是御道,以前只有皇帝还有状元才能走,现在已经没皇帝,咱们也上去走走。” “明诚,这个大殿是做什么用的?” “接待藩属国,还有大朝会、册封皇后、太子,还有皇帝过生日,还有冬至、元宵等等节日时,群臣恭贺皇帝用的。” 中和殿、保和殿。 关键时刻来了。 赵明诚最喜欢开车。 “这个是乾清宫,就是皇帝住的地方。” “皇帝就住在这里?” “对呀,就住乾清宫,处理日常事物,还有睡觉,打牌什么的。” “皇帝还打牌?” “皇帝也是人,也打牌。” 沈大姐捂嘴偷笑。 “这个叫交泰殿,皇帝大婚时,皇帝和皇后住的地方。” “交泰,就是交配的意思,只有皇帝和皇后能住,嘿嘿…。” 这么正经的事,让赵明诚说的不正经。 “这个就是坤宁宫,这个就是皇后住的地方。” “坤宁宫后面就是御花园,现在没有开放,御花园后面就是皇宫中最重要的地方。” “钦安殿。” “钦安殿是整个皇宫的风水格局最重要的地方。” “钦安殿里供奉着真武大帝,里面的树木,都是永乐皇帝亲自种的。” “钦安殿风水格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里面有天一门。” “从钦安殿出去,就是玄武门,再后面景山,整个景山在永乐时期,都是用人工堆出来的。” “还记得金水桥就是灵蛇吗?” 众人点头。 “景山就是一个灵龟,灵蛇与灵龟,就是神兽玄武。” 逛一圈紫禁城,不止看景观,听赵明诚白话,还带有神话、风水色彩,要比其他人逛紫禁城有意思多。 回去的路上,赵明诚给众人讲:“《西游记》作者是万历时期,皇宫里的宦官,还记得《西游记》中取经的方向吗?” “西天取经。” “没错,皇宫里的格局东边就是文渊阁、文华殿,明朝时期内阁办公的地方。” “这也是《西游记》中太上老君、道教三清所在地,三清对应明朝时期内阁中的阁臣。” “西边就是司礼监,不要小看明朝时期的宦官,王振、汪直、郑和、魏忠贤、冯保、还有《西游记》的作者陈矩,他们都是宦官。” “司礼监以及明朝时期的宦官,对应着西天这些佛什么的。” “还记得孙悟空上天庭最开始的官职吗?” “弼马温。” “对。” “弼马温,就是避免马得瘟疫。” “古代养马,为了不让马得瘟疫,所以在马厩里养猴子,一般都是养母猴子,因为公猴子太顽皮,又太暴躁。” “没有母猴子时,就把公猴子的割掉,这样公猴子就能温顺一些。” “具体怎么避免马得瘟疫,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猴尿可以避免瘟疫吧。” “陈矩9岁时就进宫,最开始在司礼监服役,明朝也有御马监,这个部门很重要,专业管理禁军上十二卫的,也负责为皇帝养御马。” “陈矩也当过御马监差事。” “历史记载:陈矩身材不魁梧,比较瘦弱,声音嘶哑,但是白耳黑齿,双目炯炯有神,当处大事,决大疑,很有决断,敢于担当。” “这不就是孙悟空吗?” 罗泓轸看着赵明诚问。 “对呀,陈矩根据他自己的样貌,刻画的孙悟空,他写小说,就是为了自己爽一下。” “孙悟空出生在福建,陈矩在福建做过镇守太监。” “他还当过漕运镇守,不然也写不出这么多水里的妖怪。” “《西游记》取经的道路,几乎就是金陵到京城的道路,大部分都是根据漕运路线走。” “导演,你说的真有意思,我原来以为我看懂《西游记》,现在我真不懂,我要看懂应该怎么看?” “几条线索。” “福建:这是孙悟空出生的地方。” “金陵,特别是明孝陵,这几乎就是作者明示,明孝陵就是五指山。” “漕运,这个很难懂,可以看一看《明代的漕运》,这本书是黄仁宇先生写的。” “紫禁城,也就是皇宫,把皇宫整体格局看清楚,就能知道作者用皇宫当的天宫素材。” “还有就是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的历史、明朝的官职,还有明朝的典章制度。” “不要以为明朝宦官没有文化,他们比很多秀才、举人、甚至进士都有文化。” “还有就是司礼监和内阁。” “最主要就是看,关于陈矩的历史,” “陈矩去世后,用立棺,像僧人一样安葬,他在世时,就被很多人叫佛。” “牛B!” 他们原来以为赵明诚就只懂拍电影,现在才知道,他几乎什么都懂一些。 别管对不对,确实打开一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