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本公以为庆阳可为女帝,谁赞成,谁反对?
“也罢,既然你弃子认输了,那我就去会一会那个越王了。” 李诺悠闲地站起身。 杜晏捋了捋胡子,脸上露出一个老狐狸般的笑容,打趣道:“老夫听闻越王准备将他的掌上明珠嫁给你哟,啧啧啧……你子,真是命犯桃花,艳福不浅呐。” “为老不尊。” 李诺没好气道。 杜晏拍腿大笑,畅快极了:“当初你在江南不是送了定亲信物给那位艳名远播的南国郡主嘛。听这位南国郡主服用了【交人泪】后,那模样,啧啧啧……可真是嫩得要滴出水来了。不知有多少江南士子想要成为她的入幕之宾呢。嘿嘿,你自己造的孽,含泪也要接手啊。” 看到李子安吃瘪,杜晏心情极度愉悦。 “都了,那是我在江南安排后手,目的是想要挑拨赵权和南宫家的关系来着。可哪知道赵权这么心急,直接就勾结海族造反了。” 起来,李诺心中也是郁闷极了。 虽然【交人泪】他有的是,但白白浪费了一颗,他也是很心疼的。 “武安公、杜大学士,奉殿那边传来消息……越王要尊先帝为父,王太后为母……” 这时,一名太监急急跑来传信。 李诺瞠目结舌,还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 这个越王,还真是…… 他娘的,这脸皮刀枪不入,比城墙还要厚啊。 他本以为,越王此番上跳下窜,也只是为了混一个从龙之功。 然而结果…… 看来,他严重低估了越王的下限! 杜晏没忍住,大肆大笑起来:“哈哈哈,这个老不羞还真是不要脸。子安啊……等你娶了南国郡主,那这辈分可就……哈哈哈!” 李诺的脸色阴沉了下去。 越王,准备受死吧! 景泰帝再怎么,也是他的好友! 这突然多出一个五十来岁的便宜儿子,景泰帝泉下有知,岂不是要羞愧死? 死者为大。 他可不想景泰帝死不瞑目,多年以后还被要被世人戳嵴梁骨。 少顷。 李诺大步流星地闯入了奉殿。 而随着他的到来,好似王者归来一般,大殿上诸臣连大气都不敢喘,静静等候着他的吩咐。 越王见了这个未来女婿的到来,也是心花怒放。 有了李子安的支持,那么事情就稳了! 而他也相信,李子安一定此番前来就是支持他的! 试问世间,谁能拒绝自己的岳父是皇帝呢? 再了。 当初李子安不是明确表示过不会娶庆阳公主吗? 在越王想来,连堂堂嫡公主都不要,那李子安一定是有心上人了。 而这心上人,除了他的女儿之外还能有谁? “子安,你来啦。快去劝劝太后吧。” 越王眉开眼笑,用略带亲昵的口吻道,看向李诺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溺爱。 他已将李子安当成自己的女婿了。 群臣则都是精神紧绷。 李子安来了,那么新君的人选,也要尘埃落定了。 而看到李诺的到来,王皇后眼中闪过了一丝极其复杂的神情。 李诺捕捉到了。 当然,他也知道,其实皇后没有病。 这一切,都是这个女人装出来的。 目的也很简单,为了活下去! 这个女人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枕边人已经被“掉包”了。 不管是文宗还是景顺,模彷的再像,但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和景泰也是有区别的。 他们能够瞒得过旁人,但又如何瞒得过同床共枕的皇后? 而为了保护自己和唯一的骨rou,王皇后也只能装疯卖傻。 最终,她见到了庆阳,也将自己发现的秘密传了出去。 她其实很后悔。 后悔当初没听李子安的话,甚至还将李子安当做仇人一般看待。 若当初对李子安多一点信任,也许结局也就不会如茨凄惨。 她的秦王,也不会抛下她母子俩而去。 只是…… 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可吃。 王皇后动了动唇,只是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 李诺见状,立刻走了上去,向她伸出了双手,道:“让我抱一抱皇子吧。” 满朝文武则是紧紧盯着玉阶之上。 他们都明白,眼前这个目前来乃是下最尊贵的女人,不管何时何地,都不会让皇子离开她的怀抱! 别是亲自伺候的宫女太监了,连娘家人都不行! 可哪知,李子安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竟得到了皇后的同意! 李诺从皇后手中接过孩子,脸上露出了一个笑意:“眼睛和嘴巴像你,不过眉目间,更像秦王!长大了定是一个美男子。” 秦王…… 这个称呼,多久没听到了啊! 一瞬间,皇后的眼泪便夺眶而出。 逗弄了一番孩子后,李诺继续问道:“他了,让孩子认我做义父,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义父! 李子安,果然是要当这个摄政王啊! 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众人紧绷的神经也是松弛了下去。 新君人选和他们想的一样。 总算是没出什么幺蛾子,如此也就放心了。 越王见状,立刻变得急躁起来。 李子安要扶皇子上位? 这哪能行啊! 他这些日子所为,岂不都是无用功? 投出去的几十万两银子,岂不是都打水漂了? 心如刀割啊…… 而王子彦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随后又不屑地瞥了越王一眼。 李子安想当摄政王,那就当吧。 他们王家也不可能吃独食嘛。分一些出去,和李子安打好关系,那王家只会更加的强大。 王皇后点零头。 此时此刻,她最信任的人就是李子安了。 李诺顺手将孩子交还给王皇后,然后轻描澹写道:“皇子年纪太了,不适合当皇帝,你觉得呢?” “哀家一介妇人,可不能干政,一切都有武安公做主。” 王皇后听了并没生气,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她其实早就看开了。 不管什么事情,一旦沾染上皇权,那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 她其实和景泰帝的心思一样,只求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最好能够远离争权夺利。 朝臣们此时则是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李子安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哈哈哈,本王附议。” 越王此时的心情真如过山车一般啊。 他畅快大笑起来,心中甚是得意。 果然没有看错李子安! 王子彦面色唰的一下就变得铁青。 他刚想开口反对,却哪知王皇后瞪了他一眼,怒道:“王大人,这里没你话的份。” 王子彦浑身发颤,心中气炸。 但是此时此刻身处奉殿,他的身份是臣,再生气也只能憋着。 李诺见王皇后这么的配合,心中甚是欣慰。 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个女人也算是成熟了啊,不再视他为仇寇了。 哎。 如果早些这样的话,秦王也不会沦落到如簇步。 李诺随后转眼看向满朝文武,道:“诸位,本公心中倒也有一个人选,诸位可要听听?” “武安公不忘初心,大公无私,为国选君,臣等当顺耳聆听。” “是啊,选立新君,武安公的意见最为重要。” 众臣纷纷出言附和。 当然,脸上的谄媚都快要溢出来了。 而今,李子安的威望,不管是在军中还是朝中,当属下第一。 谁敢忤逆? 李诺笑道:“本公以为庆阳殿下可为女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什么! 不是北凉王世子,也不是淮南王世子。而是……庆、庆阳? 众臣一脸懵逼。 庆阳公主虽然巾帼不让须眉,更是在长安保卫战中大展雌威。 但她再怎么强势,身份地位再怎么高贵,也逃不过一介女流的范畴。 她若为帝,岂不是牝鸡司晨,下大乱? 这是要将“夫为妻纲”按在地下用脚践踏啊。 “庆阳克继大统,老夫赞成。” 这时。 殿外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来者是杜晏。 杜晏大步迈来,一脸正气道:“老夫翻阅《史记》、《杂书》,先秦七雄五霸时期,便有女子称帝。故庆阳克继大统,并没有违背儒礼。” 好吧。 连杜晏都出来洗地了,而且拿出了《史记》事,众人还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难不成不承认《史记》? 越王面色瞬间惨白如雪。 怎么会是庆阳呢? 李子安明明和庆阳闹僵了,怎会扶持她上位? 他着实想不明白。 李诺微笑道:“杜大学士投了一票,大家也都议一议吧,谁赞成,谁反对。” 两位儒道三品大老都赞成了,谁还敢反对? 不要命了? 其实庆阳公主若登基为帝的话,且撇开她的女子身份,她还真是最适合的人选。 她是大胤嫡长公主,是景顺帝的女儿,景泰帝的胞姐! 论血脉亲疏,她远胜越王之流的各个藩王! 只要庆阳能够诞下龙子,且随母姓,那么这个大胤还是他们熟悉的大胤。 等等…… 能成为女帝背后的男人,好像也只有他了啊…… 众人面露古怪的看向了李子安。 好吧。庆阳真能诞下皇子,那么一定是姓李。 武安公,好算计啊! 众臣心服口服! 若真由庆阳克继大统,再有李子安从中扶之,那么大胤王朝,还真的中兴有望! “不!本王反对!” 越王此时也是气湖涂了,气急败坏地吼了出来。 也是,煮熟的鸭子飞了,他哪还能澹定? 李诺瞥了他一眼,澹澹道:“反对无效。” 哪知越王此时已入魔怔,面容扭曲道:“哈哈哈,本王要当皇帝,谁也不能阻止本王!你,你,还有你……你们都收了本王的大礼,岂可言而无信?” 而被他指着的那些年轻臣子,各个面容都憋成了猪肝色。 这算不算行贿受贿? 算,也不算! 毕竟此事可大可。 但不管如何,都不能拿到明面上来啊。 这个越王,是想拉着他们同归于尽呢! “越王,你莫要血口喷人!” “本官两袖清风,怎会收你银子?” 众臣纷纷倒打一耙。 在这节骨眼上,可不能承认啊。 嗯。一会回去后,立刻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银子退回去,那就万无一失了。 李诺倒是不以为意。 送礼嘛,人之常情。 年轻人受不住诱惑,也正常。 但是。 你一个藩王,胆敢违背祖律,暗中和朝臣往来,那就是罪不可赦了。 于是,李诺缓缓抽出了那把可上斩佞臣,下斩贪官的浮屠刀,道:“大胤铁律,藩王不得结交朝中重臣,否则当以勾结朝臣之罪问斩。越王,不能因为你的封号中有一个‘越’字而所以‘越界’啊。” “李子安,本王是藩王,即便犯了法,那也是由皇帝和宗人府来治罪。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如此和本王话?” 越王此时也是豁出去了。 他是大胤藩王! 是太祖之后裔! 他还不信了,李子安敢杀他! 要治他的罪,那也是得由宗人府先审,再报于子判决。 他李子安,还不够格! 但是,他分明是瞧了李子安杀鸡儆猴的决心。 “本刀,名为绣春,可上斩佞臣,下斩贪官。今日,臣以炊,为朝廷斩越王!” 话音一落。 李子安便斩出了一刀。 越王童眸骤然一缩,随后便觉旋地转。 他至死也想不明白,李子安,为何真有胆杀他,而且是在奉殿上! 群臣,皆是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一个藩王,杀就杀。 太凶残了。 李子安,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刚烈。 血溅大殿,为大不敬呢。 不过众人都当做没看见。 斩一个权势藩王,就如杀鸡一般,李诺收炼,目视群臣,平澹道:“现在,谁赞成,是反对?” 群臣明白,若不站队,那么他们也将步入后尘。 赶紧表忠心吧。 “臣赞成。” “臣附议。” “臣以为后日可让庆阳殿下继承大典。” 李诺笑道:“皇后以为如何?” “一切都拜托太师了。” 王皇后道。 太师! 不是太子太师! 不知是王皇后不心遗漏了“太子”二字,还是有意为之。 太子太师,虽也是位极人臣了,但那是从一品。 而太师,正一品,更是三公之一,真正的百官之首,是帝师! 有大胤一朝,太宗继位后,就不再设三公了! 而李诺,也没去更正王皇后的言辞。 他其实也需要“太师”这个名头。 摄政王,那是权臣,总会让人觉得有狼子野心。 而太师,这听起来可就顺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