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三章 小冰河时期
“射!” 陈恭此时也休息够了,他巡逻了一夜,半夜还应付过袁术军的sao扰,如今部队休息了两个时辰不到,他认为也够了,继续加入战斗。 “公台,荆州军不可小视!” 袁术如今亲眼看到了荆州的悍勇以及韧劲,这才明白,为什么陈宫力主抛弃前嫌与曹cao停战。 “黄邵!参战!” “诺!” 黄邵带领本部黄巾兵六千人开始加入战场,袁术要的就是一波一波的压过去,让对方没有喘息之机会。 “张勋!” “诺!” 随着袁术的一声大喊以及令旗挥舞,张勋立马让士兵投入战斗,而袁术的骑兵开始在一旁游走,是为了防备刘昀的骑兵部队。 庐江。 “首领以为我的提议如何?” “当真愿意让我做建武将军?” “那是自然!” 阎象知道陈策入套了,这些人,给他们光宗耀祖的身份,他们自然愿意,更何况袁术的威名他们也是听过,袁家四世三公,谁没有听过。 “我这些兄弟怎么安排?” “放心,下山之后,我主会安排好他们,给他们良田种植,四成归自己所有,其余交给官府,并且无需再交其他税收!” 阎象等人建议袁术学习曹cao的屯田之策,没想到袁术居然答应了。 “六成,官府也太狠了吧?” “首领,不多了,官府提供工具,提供种子,提供良田!你想想,如果是去租种世家的良田,起码七成,还要自己交税!” 陈策也在衡量,点点头,阎象这点倒是没有瞎说。 “况且,将军如果建功立业,我主向来不是小气之人,昔日我主便以豪侠而闻名,凭借将军能力,到时候荣华富贵,还不是易如反掌!” 阎象见到陈策心里有些意动了,立马又画了一个大饼,然后再吹捧一番,陈策果然心动了。 “谢谢先生了,来人!这是陈某的一些心意,虽然不多,但是也是陈某的拳拳心意了,以后还请先生多美言几句!我这就组织兄弟们下山!” 阎象眼色一亮,成了,凭空增加1万军士!只要他们下山,凭借他们的手段的,倒时候陈策还不是如拈板上的rou,任我宰割。 陈策成了,接下了就是郑宝了,这便是陈宫与阎象的谋划,庐江境内,如陈策,郑宝,许策等人皆佣兵形成宗贼。 阎象等人谋划,威逼利诱,先礼后兵,如果不愿意,则让纪灵率大军压境,这些人都狡猾,自然知道怎么做。 荀攸在探查到庐江的情况之后,也是洒然一笑,这正合我意,他日我军横扫庐江到是少了很多麻烦。 “别驾,既然纪灵那龟儿子如此胆小,我军为何不主动出击!” “攻打皖县?非也,皖县距离我军约一百五十里地,出征难度不大,但是皖县易守难攻,耗费颇大,目前来说不划算,对目前的战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荀攸很清楚,战争是什么?那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此时出兵攻打皖县,难打不说,而且对大局没有影响,没必要。 “别驾是什么意思?” “如今情况,主要的战局在南阳,章陵两郡,我军固守即可,待二公子准备好了,一举便能破敌,将军何须着急!” 荀攸往东边看了看,此次大战,决定胜负的在广陵和南阳,他们这边做好自身准备就好了,一旦战争出现意外情况,那就是他们的参战的时候。 吴县。 “主公,这是广陵城以及徐州的具体情报!” 刘琮快速的看了看,果然,孙策这边依然并非主攻方向,孙策麾下有两个将领不见了,分别为孙贲,程普。 “不出意外,这两人应该是在汝南了!” 周瑜看了情报说道,如今吴县也还没有收到汝南的情报,毕竟路途遥远,很多情报并没有那么快。 “无碍,正好太史慈,朱桓等部还需要磨练,不着急,我对南阳那边有信心!” 刘琮清楚南阳,章陵的实力,兵力虽然比不上曹cao与袁术的军队多,但是也不差,如果是单独对上其中一方实力,更是不惧。 “伯符用兵向来天马行空,公子心里要有准备!” “那公瑾说说,如果你是孙策,你认为我会怎么做?” 刘琮有些好奇了,让周瑜做逆向推导。 “按照公子一贯的做法,目前汝南,广陵等地皆有战事,公子向来喜欢避其锋芒,不让自己被被人牵着尾巴走,必然是进攻九江或者庐江!” “哦,是吗?” 刘琮也笑了笑。 “报,将军,蒋琬校尉传话,说已经按照既定的目标出发!” “知道了!” 刘琮确实是一个不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人,但是除了九江和庐江,可以攻打的地方可多着呢。 “公瑾以为此次的危机是什么造成的?” 刘琮这一下问,周瑜也开始深入思考了,贾诩则笑了笑,开始告退,他有大把事情做,本身策略就是他定下的。刘琮肯定不会无故这么问,刚才的汇报刘琮周瑜也听到了。 “如果仅仅是凭借袁术或者伯符,怕是根本没法这么威胁楚侯,如今楚侯与公子横跨四州之地,四州之地都起战事,必然是有人推动!能将这四方势力结合推动的,应该只有朝廷有这个势力!” 周瑜分析道,但是出兵朝廷?如果从武关出兵关中,首先没有优势,其次会让自己陷入舆论漩涡。 “不!虽然此次的四州战起,巴郡,交州,荆州,扬州皆有战事,但是核心是谁?” “是袁术与曹cao!” 钱宝倒是抢答了。 “公子是准备出击曹cao?” 周瑜迅速的查看地图,出击曹cao?我怎么没有想到!琅琊郡?不,如果进攻琅琊郡没有什么优势,反而是白白葬送士兵性命。 “公瑾,除了我们,还有谁也有同样的困境?” “袁绍?公子是准备出击青州?” 周瑜快速的查看地图,如果是青州,那必然是通过海路一路北上,青州?与袁绍对曹cao进行夹击?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公子派蒋琬前去,是否有些托大了?蒋琬虽然有才能,但是年轻,怕是不足以承担这样的重任!” 周瑜说道。 “确实是,蒋琬年轻,而且未必受得到了海上风浪,况且会稽我需要有足够信任的人在,蒋琬自然是不能离开的!” “公瑾,是虞翻,虞翻此人通晓经学,精通星象占卜,而且又是会稽人士,对大海风浪从小就习惯,况且其武艺过人!” 钱宝说道,钱宝对会稽人士了如指掌,综合这么多信息,很快就想到了虞翻,确实是绝佳的适合人选。 “也不瞒着你等了,董袭与虞翻直击青州,我已经派人去联系袁绍,想必袁绍会欣然同意,我军行这样的好事,帮忙打又不求回报,这么好的事情,袁绍是不会拒绝的。” 刘琮说完之后,周瑜也是笑了,确实,这样的好事,袁绍是不会拒绝的,想必他现在也是焦头烂额的。 “公子,盛宪这段时间的态度有很多变化,对于公子的一些改革不再那么抗拒了!今年上半年会稽收成很好,上半年亩产达到了近6斛,这相当于往年一年的亩产!” 汉末的亩产吴郡之地和长沙旗鼓相当,都在6斛左右,当然现在的长沙早就不止六斛了,如武陵等地就差一些,如果算平均,武陵之地亩产在3-4斛左右,这是土地差异。 随着一些列的改革,工具,尿素石膏等的应用,产量开始大幅提升,前期基数低,涨幅自然大。 以武陵为例,亩产在80-120斤之间,因此提升是很大的,由于基数低,显得提升就很大,随着基数的提高,增幅会越来越小。 “嗯,扬州这边好一点,襄阳那边可不好,襄阳的天气一年比一年冷,若不是一些改良,亩产怕是要下降!” 这也是刘琮的优势,东汉末年属于小冰河时期,北方气候比以前更加寒冷,这也是人口锐减的一个原因。 “嗯,这几年南方也比以前更冷,但是不像北方难么明显!” 钱宝也是感慨说道,没想到这位二公子观察的这么细致,刘琮很清楚,小冰河时期,又叫朝廷终结者,历史上最强大的三个朝代,其实都是被小冰河时期搞死的。 分别是汉末,唐末,明末分别都出现了小冰河时期,小冰河时期导致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如今年关中又大旱了,灾害频发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了,社会就容易崩塌。 “其实扬州感觉不明显,荆州这两年产的棉被有一些售卖到扬州了,公子改进了许多开始有了明显的作用!倒是夏天虽然更热,但是公子发明的一些物件如草帽都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公子主张大量修建驿站,凉亭,虽然简易,但是也缓解了百姓的困难,百姓有地方纳凉,所以在扬州感觉没有那么明显!” 钱宝说道,这一点周瑜只是听着,他很少观察这些,这是方向不同!或者说这些细微的察觉是需要自己深入到农田耕作才能发现。 钱家都有自己耕作的习惯,很快就发现了,以前顶着烈日也能干,现在不行了,说明太阳更毒了,但是有草帽,很多地方都修建了一些木制的凉亭,让耕作的百姓有了乘凉之处,使得这个情况就显得不明显了。 “宗珍是本地人,应该发现了煮盐的百姓更容易得病了!” 刘琮说道,钱宝也是点头,煮盐更是需要顶着烈日,但是天气越来越日,太阳越来越毒,对煮盐的百姓也是非常痛苦。 “难怪前段时间公子让羽林营的人在海边为百姓提供凉茶!” 钱宝也是感慨,没想到这位的观察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细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