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儒佛辩法,上古先圣学问,吾心已在极乐世界!
书迷正在阅读:原罪惩罚者、我遇见的中二少女是个公主、枪法也分五行?、超能觉醒:无法觉醒我只能去修仙、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海贼:你们的皇帝回来了!、分手后,我的超跑藏不住了、从黑影兵团开始圣杯战争、从绝世唐门开始的抽奖人生、天咒者逆天行
大晋皇都,热闹繁华的集市上。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 “阿姊,夫子让我们到民间体察百姓的生活。” “你带我来这干嘛?” “不应该和赵恒他们一样,到城外的乡下去吗?” 慕子白不解的看着jiejie。 听到声音,慕子清并没有回头,一边走,一边解释道。 “我大晋的百姓,又岂止乡野之民?” “城中之民一样是大晋百姓。” “而且,赵恒他们既然去了,我们再跟过去也没什么意义。” “不妨另辟蹊径,体察城中之民。” 慕子清身穿一袭儒衫,清冷俊俏,吸引不少来往路人的目光。 说完这番话后。 她没有再理会弟弟慕子白。 来到路边卖菜老妪的面前,蹲下身子,俏脸展露笑意的问道。 “老人家,你这菜多少钱一捆?” “三文钱一捆。” “这些都是老身大早上从土里挖出来的,新鲜的很。” 看着眼前的俊俏书生,老妪颤巍巍的伸出三根手指头,同时为防止面前的读书人嫌贵,连忙赔笑的补上了一句。 慕子白听到这话。 看向地上那一大捆新鲜的野菜,有些惊讶的感叹道。 “才三文钱?好便宜啊,” 慕子白出生卫国公府,乃大晋顶级权贵。 自小锦衣玉食,就算是花钱,出入的地方也大多是用银两来结账。 铜钱他还是真没怎么用过。 而此时,慕子清懒得搭理身边的傻弟弟,继续开口问道:“老人家,这些野菜你一天大概能卖掉多少捆?” 声音响起。 卖菜老妪愣了一下。 但看着面前两人的贵公子打扮,不敢有所隐瞒,如实说道。 “大概一二十捆吧。” 老妪开口。 闻言,慕子清轻轻点头。 然后从腰间荷包中拿出半两碎银子塞到老妪手中,开口笑道。 “老人家,这些菜我都要了。” “什么?” 看着手里银子,老妪惊了一下。 随后急忙出言喊道:“老身谢过公子,但您给的实在太多了。” “老身这些菜哪值半两银子。” 半两银子就相当于五百文钱。 在老妪算来,她的这些菜全给这位公子,最多也就值七八十文钱。 正此时,慕子白的声音响起。 “老人家,您就拿着吧。” “我...兄长心善,正好今天您也可以早点收摊回去歇息。” 察觉到身边的眼神,慕子白立即改口。 而老妪听到这话。 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孙子,还有久病在床的老头,也就没再执拗。 前面开口是不想占这两位公子的便宜,但人家既然不介意,自己家也不是很阔绰,四百文钱已经快够买半石米了。 如此想着。 老妪一脸感激的看着慕子清。 “两位公子心地善良,老身感激不尽,请受老身一拜。” 说完就要行礼。 但却被眼疾手快的慕子清扶起。 “老人家,您折煞晚辈了。” “子白,墨迹什么,还不快拎着菜走,还有很多地方要逛呢。” 慕子清吩咐一句,抬步继续向前走。 闻言,慕子白有些懵逼。 啊?真要这菜啊? 还要我拿着? 慕子白看着新鲜到上面还有泥巴的菜,本能的有些抗拒。 但迫于压力,还是拎起装菜的篓子,紧跟在jiejie的身后,一路上东问问,西瞅瞅,问的大多都是些比较平常的问题。 比如货物多少钱,平常吃什么等等。 总结起来就是吃穿住行。 很快,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两人在皇都逛了数个时辰。 从城东一路逛到城西,中间还吃了碗面,但差点没给慕子白吐出来。 “姐,今日我方知百姓疾苦。” 回想起早上的所见所闻,走在街道上的慕子白感叹一句。 生来就在云端的他,从来没想过,有人竟然为了几文钱而整日劳累奔波,吃的东西也尽是些难以下咽的食物。 “知道就好。” “夫子让我们体察百姓。” “就是想让我们知道百姓艰难,将所自身所学用于改善百姓生活。” 慕子清开口。 虽然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问过府上仆役,但没想到真实情况会更惨。 这些百姓,完全是在泥水里打滚。 整日辛苦劳累。 追求的也不过是温饱二字。 然而,这还是大晋皇都,城外乡野百姓过的只怕会比这更惨。 想到这。 慕子清幽幽的长吐口气。 也就在此时,身旁路过百姓的声音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南市那边来了个没头发的怪人。” “说只要信啥子佛,将来死后就可以进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用再担心温饱,也不会被人欺辱,大家在那里都是平等的。” “还有这好地方?” “你们说,那佛是什么东西?”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脸上满是好奇之色。 “佛?他们不是只在西域吗?” 慕子清眼中闪过异样。 她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佛这一词,评价为夷狄之法,野蛮愚昧。 其中,佛门弟子叫做和尚,乃是出家之人,方外之士,不能成亲,不能杀生,不能说诳语,不能饮酒吃rou等等。 规矩戒律多得很。 就有点类似于理学那样的死规矩,视佛之言为标准,口必谈佛。 但慕子清却从未见过佛教弟子。 正因如此。 听完百姓们的话。 慕子清对怪人口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众生平等产生了好奇。 想去见识下佛教的佛理。 “子白,咱们去看看。” 慕子清开口。 说完,就朝百姓嘴里的南市走去。 慕子白连忙跟上。 很快,两人匆匆来到南市。 但这里已经人满为患,百姓们乌泱泱一片,围成一圈看热闹。 见状,慕子清两人几个腾跃跳上楼顶。 从高处俯视下方众人。 此刻,只见人群中间。 一个脑瓜子锃亮,身披袈裟的男人,盘腿坐在地上,面色和善。 “南无阿弥陀佛。” “诸位檀越,凡修持我教之佛法,诚心念佛,死前诵响我佛法号。” “死后不堕阿鼻地狱,入我西方极乐世界,从此因果不沾,是非不染,众生平等,无贫富、贵贱、高下之分。” “亦无需再忍受饥饿、寒冷、辱骂、鄙夷等一切苦难。” 慧贤开口,脸上露出和善之色。 作为佛门高徒。 他这次前来大晋弘扬佛法,做足了准备,因此才没说什么晦涩佛理。 只谈修持他西方佛法能带来的好处。 毕竟百姓们愚昧无知。 就算讲授佛理,他们也听不懂含义 既然如此,百姓们喜欢什么,他就往极乐世界加什么,满足他们的希冀。 而此时,慕子清听到慧贤的话。 有些大失所望。 说的听好听,什么众生平等,无一切苦难,但死后才去有什么意义?https:// 正想着。 人群中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尔等夷狄之法。” “竟然也到我大晋来卖弄!。” “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众生平等,全是子虚乌有,骗人的东西。” 众人循声看去。 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儒生缓步上前, 眼神冰冷的看着慧贤。 “jiejie,这人好像是学宫的李夫子。” 慕子白看清中年儒生的长相,觉得有些眼熟,不确定的说道。 “嗯,就是李夫子。” 慕子清点了点头。 这李夫子同样是朱圣理学门徒。 儒道八品,学问还是有的,但就是张口闭口仁义道德,先王之治。 他之所以站出来怼地上的和尚,也不足为奇,如果说在理学眼里,心学是内部异端,那佛学就是妥妥的异教徒。 见到了之后。 还坐视对方大肆宣扬才是怪事。 而此时,看到面前儒生。 慧贤面不改色。 “南无阿弥陀佛。” “贫僧法号慧贤,敢问施主如何称呼。” 慧贤满脸和善笑意的说着。 “李伦。” 儒生李伦语气格外平淡。 他乃是凑巧路过,见大晋竟然有和尚宣扬佛法,于是立即上前阻止。 就在这时。 慧贤的声音再度响起。 “李施主。” “你刚才言我佛法乃是夷狄之法,可有何依据凭证?” 慧贤开口问道。 闻言,李伦毫不客气的说道。 “伏以佛者,夷狄之法耳,吾中土之国,上古未尝有之。” “况且,佛者本夷狄之人,与吾中土之国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如此,岂非夷狄之法?” 李伦开口,声音振振。 论点总共有三个。 一来佛法出自外族夷狄,跟中土之国没有半点关系。 二来佛教弟子是夷狄之人。 穿的不是大晋衣服,嘴里讲的不是上古圣贤传下来的礼法道理。 三来就是教义,佛门提倡出世修行,抛弃父母亲人,远遁朝堂之外,这种行为对君主没有仁义,对父母没有亲情。 简而言之。 就是从地域、服饰、礼法道理和教义上,将佛教定性为夷狄之法。 而此刻,伴随李伦的声音落下。 周围传来叫好声。 “好!李儒说的精彩!” “可笑这夷狄粗鄙之法,竟恬不知耻,敢来我中土之国宣扬道理。” “吾中土之国,一直秉承上古先王之法,受仁义礼法教化,有君臣之仁义,父子之亲情,何须学这夷狄之法。” 人群中,一阵读书人的声音响起。 佛法是什么他们不懂。 但骨子里那上古先王之法所带来的优越感,让他们天然瞧不起夷狄之法。 佛法? 那是什么? 哦,是夷狄之法啊。 懂了。 原来是小垃圾。 而此时,听到周围人的奚落嘲弄。 慧贤依旧双手合十,面露浅笑,没有露出半点恼怒不满之色。 待到众人奚落完后。 缓缓出言道。 “佛,大圣人,降中天竺国。” “尔等所言中土之国,乃天竺之东境边方,岂当以中天为夷? “吾所言佛理。” “皆先佛之道,岂非法言?” “坏色袈裟,出世标格,岂非法服?” 慧贤开口,驳斥李伦的话。 佛,同样是圣贤,降生于中土天竺国。 你们大晋,其实是中土天竺以东的地方,居然把我们当夷狄? 同时,我口中所讲的佛理,全都是上古佛陀传下来的道理,佛陀也是圣贤,我们效法他,难道不跟你们效法先王一样? 身上的袈裟,同样有规范。 难道不跟你们效法先王之服一样? 三言两语。 就将李伦所提出地域、衣服、礼法道理,通通反驳回去。 而此刻。 伴随慧贤声音落下。 李伦的脸上多出几分怒色。 他没有想到。 这个佛教和尚竟如此恬不知耻。 不仅将自己口中的佛陀视为圣贤,更将自己夷狄之地定为中土。 但要想驳斥慧贤的话有错。 就必须证明他口中的佛陀不是圣贤,天竺不是中土之国。 可这该怎么证? 一时间,李伦无法引经据典去反驳。 也就在这时。 慧贤的声音再度响起。 “尔儒道亚圣曾有一言,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行法王法,故君不得而臣,为出家士,故父不得而子,然于忠孝之道,所以报君与亲者,非世俗区区而能所比。” 第一句话乃是儒道的一则典故。 曾有人问亚圣。 舜成了君王。 之前的君王‘尧’,还能不能将他当作臣子对待? 舜的父亲还能不能将他当儿子对待? 亚圣说,舜成了君王,依旧对尧抱有忠义之心,舜勤于王事,虽然没时间在父亲身边侍奉,但他爹作为舜的父亲,已然尊贵到极致。 舜这是以治理好天下的方式。 来奉养自己的父亲。 舜此举,不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名望,就将忠孝之道抛之脑后。 这才是最佳的忠孝之道。 而慧贤在此,借用了亚圣的这句话意思。 说遵循佛理,一样忠于君王,出家之后,一样孝顺父母,只是我们报答君王和父母的方式,不是世俗普通忠孝能比较的。 这不是你们儒道亚圣所提倡的吗? 听到这番话。 李伦瞬间气的浑身发抖。 夷狄之法! 安敢拿我圣贤之学做文章! 随即,李伦恼羞成怒的吼道。 “夷狄之佛,也配称圣,夷狄之地,也配言中土!夷狄之法,也配谈忠孝!” “吾上古先圣之学问,岂能容尔歪曲!” 李伦开口,近乎咆哮。 霎时间。 他运转体内浩然正气朝慧贤压去,想要镇压这个满口胡言的妖僧! 见状,慧贤不愠不恼的摆出拈花指。 “李施主。” “若尔觉得贫僧刚才所言有误,大可法先王之言,引经据典。” “何故在这强词夺理?” 伴随声音响起。 慧贤脑后浮现出一轮金光,李伦的浩然正气被悉数化解。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不禁啧啧称奇。 虽然跟苏长歌的天地异象没法比,但好歹会发光,颇有一股神圣之感。 而就在这时。 上空突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慧贤和尚。” “你刚才说修持佛法,死后诵响佛号,便可入极乐世界。” “吾以为此言甚是荒谬。” “心即是理,世上何来极乐世界?” “吾心已在极乐世界。” “既如此,为何要死后再去?” 声音响起。 众人皆抬头向上看去。 只见两位身穿儒衫,风度翩翩的俊俏少年郎,居高临下,俯视地上的慧贤。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章:儒佛辩法,上古先圣学问,吾心已在极乐世界!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