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章 现在的新闻,多是路口大爷胡诌的小道消息
回到报社办公室,彭梦玲正站在窗台用鸟喙梳理羽毛。 小不点向彭梦玲打了个眼色,示意现在不适合交流,坐回自己办公桌,启动电脑,十指敲击键盘,将采访稿“噼噼啪啪”写成报道。 其他人也回到自己座位,开始忙碌工作。 类似的报道,先前在《光辉日报》已经写过不少,小不点驾轻就熟,很快写完。小不点打开电子邮箱,将稿子发给执行主编阿奇过目。 “哈哈哈,不愧是在光辉报社待过的,这文风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阿奇调侃道。 “怎么了?”小不点不解。 阿奇用鼠标选中文档里的标题,指导道: “标题对新闻报道非常重要。 “你起的这个标题是《震惊!十多名孩童被打问题疫苗而生病残疾》,读者一看到,下意识就会想这十多名孩子都是谁?为什么被打问题疫苗?是因为他们家长做了什么事吗? “读者下意识就把矛头指向受害者,指向打了问题疫苗的这些孩童。 “你现在这个标题就是突出受害者,忽视加害者。这篇报道登出来,会给孩子与家长承受更大的舆论压力,让他们更难以发声。 “假如标题是《深度调查|医院施打问题疫苗,十多名孩童致残》,那读者就会好奇是哪间医院?为什么要给孩子打问题疫苗?如果读者也有孩子,就会想是不是跟我有关?问题疫苗是从哪来的? “这时候,读者会把矛头指向加害者,指向医院,以及生产问题疫苗的药厂。 “这就是文字的魔力,不知不觉就能引导你的思维。没有接受过新闻训练,或者文化水平低的读者,很容易就会被报道带着走。” 听完这番分析,小不点恍然大悟。 在光辉报社待久了,他已不知不觉染上恶习。 “我不用猜都知道汉森是怎么教你的。”阿奇模仿汉森摸小胡子的样子,摸了摸嘴唇,阴阳怪气地说道,“标题是新闻的头脸~脸不好看,身材再劲爆,也会劝退部分读者~脸好看,即使身材是洗衣板,读者也会想揭开看看~” 小不点努力憋笑,还是忍不住轻笑出声。 刚进报社那会儿,杨韬第一篇采访稿,就被汉森骂了个狗血淋头。汉森当时教训杨韬的说辞,就跟阿奇说的一模一样。 “汉森当时跟我们说,受害者有罪才有话题,才有市场;施害者有罪,路口大爷都知道,用不着我们去报道。”小不点复述汉森先前的“教诲”。 阿奇听得哈哈大笑,怒拍大腿。 耿直走过来,凑到电脑前速读一遍稿子,点评道: “抛开那些《光辉日报》的恶习,写得还可以。 “超峰还是有点天赋的,知道把新闻重点放在前面,懂得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浓缩在导语里面; “知道把长篇报道划分成几个部分,用小标题指引读者阅读; “知道尽量写短句子,减轻阅读时的疲劳感。 “作为从业不到一个月的实习记者,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 听到社长夸赞,小不点松了口气:“那我再改改。” “不用改了,重写。”阿奇拖动鼠标,将稿子丢进回收站。 “啊?不是说写得不错吗?有问题的地方,我改一下就可以了吧?”小不点懵了。 “你给他讲讲。”阿奇轻拍一下耿直屁股,仿佛他才是社长。 耿直白了阿奇一眼,问小不点:“新闻的三要素是什么?” 小不点迅速在记忆库搜寻到答案:“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E2聚居区那个家里面,有很多新闻方面的教材书籍。小不点先前全部速读过,储存进了脑子的记忆库。 耿直又问:“你读读自己的稿子,做到这三点了吗?” 小不点挠挠头,琢磨道: “问题疫苗这个事,肯定有一段时间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孩子受害。时效有点落后,但这是因为问题发现太迟,不是我故意拖时间。 “真实性肯定没问题,我写的都是真话,有家长采访,有照片佐证,没有弄虚作假。 “至于准确性,教材里说是不能张冠李戴,不能出现人名、地名、时间、主旨等不清楚的地方。这些我都做到了。” 耿直微笑道: “你话说对了,但是你的文字没体现出来。 “你整篇报道使用第一人称,虽然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是这样写,读起来就会像一篇故事,或者小说,不像严肃的新闻报道。 “尤其是‘我去医院时认识了个朋友’那句话,一说出来,整篇报道就像是路口大爷神秘兮兮讲的小道消息。 “即使有大量证据表明,不义的一方是医院和药厂,我们仍然要保持客观,不以参与者的视角妄加判断。” 阿奇站起来,拍拍小不点肩膀,补充道: “还有,你把受害孩童的名单列出来,竟然直接写了他们的真名。这是不对的!你应该使用化名或代号,保护那些孩子的隐私。” 小不点连连点头,欣然受教。 耿直语重心长地说道: “及时,真实,准确,最基本的反而最难做到。 “不信的话,你翻翻现在的报纸,上网看看如今的新闻,大多数都做不到这三点。 “现在的新闻,往往为了求快而不去查证,失去准确性,导致后续被反转的新闻打脸。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以致于人们越来越不信任媒体,转而听信网上的小道消息。 “没有时效性,报道的就是历史事件,不是新闻; “没有真实性,报道的就是不实消息,是FakeNews; “没有准确性,就是选择性报道,是选取某个角度片面报道事实,是粉饰或抹黑,是假借新闻之名,以求谋取利益,或者愚弄大众。 “真正的新闻,应该三要素缺一不可。 “当然,真正的新闻也是理想的新闻。受限于现实的诸多因素,我们时常做不到这三点,但我们应该努力靠近,而不是自暴自弃。 “具备三要素的新闻,应该是新闻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理想。” 听完耿直这番话,小不点面前仿佛打开一扇大门。 之前的实习,小不点一直在光辉报社,接受汉森那套歪门邪道的新闻理论。他心里憋屈,却又无力辩驳。 如今来到孺子牛报社,终于遇到良师益友,听到自己真心认同的新闻理论。 在新闻殿堂门外徘徊许久,他终于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