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说客
终宋正文卷第1209章说客从襄阳城向东,渡过了汉江,再行十余里便是鹿门山。 自元宋议盟之后,元军便以保护货物为名,在此处修建了城垒。 吕文焕还是第一次亲自走进这城垒。 十月下旬的初冬天气里,他身上穿的是像丧服样式的白袍,白袍外罩着轻甲,就这样平平无奇的装束,却还是衬得他沉稳而威严。 他的气质已与两年前大不相同,更像吕文德了。 一步步登上石阶,穿过了第一层城垣,接着又穿过了第二层城垣,待穿过第三屋城垣,吕文焕终于哼了一声,道: 说话的是一名文官乃是从临安来传旨的,名叫贾余庆。 因他姓贾,吕文焕难免怀疑他是与贾似道沾亲带故,但这几日反复试探,贾余庆总是含笑不言,说是只谈公务。 至于公务,倒也简单。 如今元廷一心与宋廷结盟,且颇有诚意,表示愿意让出南阳诸城换宋廷出兵攻打孟津渡,临安朝廷便派一位官员来与吕文焕传达。 这边贾余庆一到,那边元军竟真的依承诺退出了鹿门山的城垒。 据探马回报,南阳诸城中的元军也在撤退,据说已赶往开封支援。 吕文焕当先看了鹿门山城垒中的几间仓房,里面却是空空如也,半点粮食钱货也无。 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他转而又登上山顶的高台,远眺了一会,向贾余庆指点起来。 贾余庆很恭敬,应道: 吕文焕道, 贾余庆道: 这确实不是太有悬念之事,吕文焕听了遂点了点头道: 忽然有一名亲兵从山下赶上来,凑到吕文焕耳边低语了一句。 吕文焕微微皱眉,思忖了一会儿。贾余庆笑问道。 吕文焕道: 贾余庆受宠若惊,有心想陪着吕文焕一道走,但他毕竟是文官,身子骨弱,着实吃不消这样跋涉,还是接受了这份照顾。 于是肩舆摇摇晃晃地下山,贾余庆在上面看着一路上的山色,兴致上来,还抚须吟了首唐诗。 有两人低着头从下方走来,与他擦肩而过。 其中一人回过头看了这位大宋官员一眼,扬着嘴角笑了笑,像是觉得颇为有趣。 继续拾阶而上,穿过三层墙垣,登上高台,便见到了吕文焕。 ~~ 待周围士卒都退开了,吕文焕背过双手, 摆出威风气,道: 当年武关之战以前,吕文焕其实见过王荛,他当时想的是,这种夸夸其谈 、狂妄无礼的人只怕活不了多久,没想到现在还活着。 王荛走近了两步,道: 吕文焕听了,心中倒是有点认同。 吕家兄弟是炭夫出身,早年一直被士大夫瞧不起。因吕文德发迹时吕文焕还年少,所以读了些书也能算是个文人。 但吕文德却从来不肯去识字,以前吕文焕心里觉得大哥不上进,这两年回想过来,反而能体会到吕文德那种倔强,以及不向文人低头的傲气。 还是山东人识好汉。 王荛已经走到了高台边,从怀里掏出个望筒四下看了一眼,道: 王荛道: 吕文焕淡淡一笑,道: 王荛大笑道: 吕文焕道: 王荛又笑,显得与吕文焕很亲近,甚至还想伸手去拍他的肩,但被他的眼神威慑住了,只好作罢。 抬起的手放下,之后又放在了大嘴上,做出一个很神秘的动作。 王荛轻声笑道: 吕文焕微微眯了眯眼,伸手按在刀柄上,像是动了杀意。 王荛却不惧,语气愈发诚恳起来。 吕文焕忽然大喝一声,用力点了点自己的胸膛,道:「我少服戎行,驰驱于西北,屏障于东南,报国尽忠,置生死于度外,保的是大宋社 稷!我是大宋的忠臣!」 王荛深深看了吕文焕一眼,却是背过身,再次望向了那滚滚而流的汉江水。 他嘴角牵动了一下,似乎想笑,但被他努力收敛住了。 他反问了一句,之后带着叹息的语气,自己作了回答。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 吕文焕的手还放在刀柄上,却没有把刀拔出来。 终于,王荛转过身来,重新走到他面前,道:~~ 与此同时,夏阳渡。 张顺、张贵兄弟看过李瑕的长信,整个人都显得呆滞了许多。 霍小莲问道。 霍小莲道: 张顺、张贵如今已经识字,倒是看得懂信件,只是还没反应过来而已。 张顺快步走到地图边,指点了一下,道: 张贵抬了抬手,迟疑道: 霍小莲沉默了一下,因为这个问题李瑕并没有和他说过。 但想了想,他倒是想到了之前军中一直在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