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一章
书迷正在阅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真是系统大佬、始于一切的最终、人在斗罗,开局吃恶魔果实、罗四姐千里对歌刘三姐、斗罗:武魂玄龟,开局反甲暴击、从木叶开始做反派、暴富,从1984进货开始、我家女仆竟是同学mama、1623崛起北亚
傻柱一个人回座位。露露就明白老爸熘了,露露和棒梗不能熘,跟李晓从小一起长大,胜似兄妹。李晓大喜日子,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晓和张海燕过来敬酒,挺着大肚子的露露,让李晓有点恍忽。 “李晓,恭喜你!” 李晓道:“同喜,同喜。你也要添丁进口了。贾大爷呢?” “他刚出去了会,不知道去哪了”。露露道。 不靠谱的老爸,露露只能找个蹩脚的理由,把李晓搪塞过去。 有钱的贾大爷?张海燕四处张望了一下,没看到人。贾大爷出了丰泽园,熘达前门大街去了。 经过一家报刊亭时,发现媒体上,居然引用了去年底茶话会上贾东旭的讲话。勐烈抨击价格闯关的错误,面对现在的高通胀,一点预防性措施都没有。 贾东旭有种想跑路的冲动,这是要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去啊?这两年可是敏感时期。 想躲是躲不掉的,没过几天,贾东旭被通知去国院参加经济工作会议。从闲散队伍,一下进到正规军,贾东旭很心虚。绞尽脑汁的回忆,以前看过价格闯关方面的文章,开会时多少说上几句,别一问三不知,那就太丢人了。 贾东旭进门拿得是曲协的工作证,开经济工作会议,来了一个曲协的?要不是会议名单上,有贾东旭的名字,估计就被当成捣乱分子,给逮起来了。 本想着低调,找个角落待着。正规会议,座位上都有名字,位置还在前排,想躲角落都没机会。 不停的有人打量贾东旭,让贾东旭浑身不自在。好在会议按时开始,而且一上来就各抒己见,相互争执。一看就是经常杠的,他们自己都习惯了。 高通胀的物价,必须要降下来,最后会议通过了叫停价格闯关,依然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方案。 实际情况是价格已经放开了,想要回到过去计划模式很难了。未来几年,还得受这波价格闯关的影响。 贾东旭打着酱油,眼见大方案定下来,估计能安全摸鱼走人。谁知接下来,讨论经济细节上面的补救措施,才是重中之重。 “贾东旭同志,怎么一直不说话?去年底的发言,很有预见性,想必你早有办法,你来说说!” 就知道躲不过去,被领导点名了。贾东旭道:“在这个经济领域,我还是个新人,刚才在虚心学习。现在我抛砖引玉,就一条建议,对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进行财政补贴,通胀多少,就补多少。这样就能有效缓解存钱不如存物的说法,从而不会抑制住抢购热潮,群众会增加存款意愿”。 这条政策是经过实践证明的,非常有效。贾东旭抛出这个补救措施后,引发了与会人员的讨论。最终这条建议被通过,金融部门的人制定细则后,立即实施。 不仅提前预见,又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贾东旭在经济领域声名鹊起,被认定为专家级,今后国院有重大经济举措,都会被叫过来开会了。 专家级?贾东旭是怎么听怎么别扭。这是被划归到叫兽行列了? 贾东旭电话通知徐晴道:“徐晴,新政策马上出台,三年定期存款会有利率补贴。你和马明远商量下,怎么安排好资金”。 徐晴道:“你怎么知道的?” 贾东旭道:“咳咳!不好意思,是本专家提出的建议。咱在经济领域算是登堂入室了”。 “你?专家?” “嗯哪,低调点,别传出去”。 徐晴道:“我信你个鬼,别想忽悠我。这么出风头的事,你不会干。肯定是在哪里听到的?” 贾东旭道:“我这块金子,就露出那么一点光亮,就成为了专家。你说上哪说理去。羡慕不?” 徐晴道:“你别跟我得瑟,过不了几年,我的名声比你大”。 “那小晴晴,你要加油哦!” “呸!真恶心”。 新政策的出台,抑制住了抢购物资的热潮,但闯关带来的创伤,短时间无法抹平。 京城火车站,出去做生意的朱玲,回京城了。 “怎么就回来了?不习惯吗?” 朱玲道:“不是,我就是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先熟悉嘛,以后会有别的生意给你做”。贾东旭道。 “我不想做生意”。朱玲从包里拿出”。 “平凡的世界?” “嗯,我要去陕西!” “见陆遥?” 朱玲道:“不止是见他,我还想领略下黄土高原上的风光”。 挣不钱挣钱的,文青不在意,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去?” 朱玲道:“要不是想带上你,我直奔陕西去了,还回什么京城”。 “为什么要带上我?” 朱玲道:“就你满身的铜臭味,就该去洗涤一下心灵”。 “找二熘子王满银洗涤?” 朱玲略带惊讶的问道:“你看过这本书?” 贾东旭道:“这么好的书,要是大名鼎鼎的陈编剧,都没看过,那得多丢人”。 朱玲眼神一亮,道:“那能不能把书改编一下,拍成电视剧?” “怎么?你想出演?准备演谁?”贾东旭道。 朱玲道:“按陈编剧的要求,你看我演谁合适?” “我演王满银,你演孙兰花”。 朱玲道:“你这二熘子的样子,到和王满银蛮像的,本色出演”。 文青病犯了,贾东旭不能拒绝,陪着朱玲去趟陕西。 两人西部牛仔装扮,带着墨镜和围巾,走在西安城的街道上,显得特别的异类。还好没人认出朱玲,不然就得引起围观了。 陈实的名字蛮好使,在陕西作协亮出身份。作协的同志热情的接待,亲自带着贾东旭和朱玲两人去找陆遥。 到陆遥家门口,朱玲摘下帽子和墨镜,作协的同志,才发现是朱玲,一声惊呼。 陆遥挺到动静打开门。“老陆,你看看谁来看你啦?” “有点眼熟!” “是女儿国国王!” “请进,请进!” 贾东旭自动被忽略了。我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就这个待遇? 进门后,作协的同志,才想起介绍贾东旭,但那已经不重要。文青之间的交流已经开始了,跟音乐不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