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节 金币和考教
    霍安的任务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霍嬗了。    在霍嬗看来,九月末十月初过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天气虽然渐渐的冷了,但是还没到冷的让人架火炉的那种,至于雪,更别提了。    不过霍嬗觉得自己回府过年是个正确的选择,热热闹闹的。    不像是宫里,规矩森严,死气沉沉的,霍嬗感觉到有些拘束,这么一弄,更不像过年了,还是府里好。    霍嬗坐在台阶上笑容洋溢的看着,院子里拿着细竹段往火里扔玩爆竹,然后扑腾着小短腿,咯咯笑着跑来跑去的孩子们。    孩子们都在火盆前面玩,起初被父母压制,玩不开心。    因为他们的这些父母们没见过霍嬗几次,不清楚霍嬗的性格,怕太吵闹惹霍嬗生气,所以集体压制了他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霍嬗很是和蔼可亲,所以渐渐的也就放开了。    有那么几个年龄小的,这会已经在父母的怀里呼呼大睡呢!    霍嬗撸了撸袖子,招了招手:    “来来来,小崽子们都过来。”    孩子们听到霍嬗的话后,看向自己的父母,他们父母连连挥手:    “快去,快去拜见家主。”    一群小孩子跑到霍嬗的面前,几个机灵的记起了父母的动作,立马跪在地上,其他的有样学样:    “拜见家主。”    喊话也喊的不齐整,乱糟糟的,但是霍嬗很开心。    “哈哈哈哈,都起来吧。”    “都过来,看见里面这是什么了没有?”    霍嬗把腿边放着的金五铢箱子打开,露出里面的一个个码放整齐的大号金制五铢钱。    “金钱,是金钱!”    “哇,这么多!”    一个个小萝卜头双眼放光的看着金五铢。    “你们中间谁还没开始读书?”    四十来个孩子中,五六个看起来两三岁,刚会跑的小可爱被推了出来。    “来,过来。”    几个小萝卜头一点也不怕生人,纷纷倒腾着小胖腿跑了过来。    “想不想要?”    “想~”    “嗯,那就好,给我磕个头拜个年,我就给你们。”    几个小孩子很干脆,立马跪下都开始磕头,拜年他们不懂,但是磕头懂啊,刚刚才磕过。    但其余磕了一个头后就起身了,只有一个孩子不停地在那磕头。    霍嬗走过去拉起他来,摸了摸小脸蛋笑呵呵的问道:    “头疼不疼,怎么不停啊?”    这个孩子听到霍嬗问话,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的说道:    “回主公,三儿想给meimei也要一个。”    霍嬗面露惊讶,紧接着哈哈大笑。    “哈哈,还知道想着meimei呀,很好,meimei本就有,我再多给你一个,就当是给你的奖励。”    紧接着霍嬗就走回台阶上,拿起一枚特殊的金五铢,然后从左边的一把红绳里抽出一根,穿好后一个挂在了这个孩子的脖子上。    然后又拿出一枚普通的递给这个孩子。    接着又拿出一把早就已经穿好的递给小李子,让他发下去,一人一个,小李子和孙尚也有,期门没有。    这些金五铢和普通的金五铢不太一样,正面刻着五铢二字,而本来空着的背面刻着冠军二字。    这种正面刻着五铢,背面刻着冠军的金五铢,以及正面刻着半两,背面刻着羽林的金半两,霍嬗各铸造了五千枚。    上面有霍嬗自己设计的防伪标记,保管不让人仿造出来,而且还要比普通钱漂亮的多。    铸造完成以后,霍嬗就直接把模具毁了,日后也不准备再铸造。    这东西是用做霍府中人和羽林军的身份凭证。    日后流传到后世,说不定就会成为非常有意义的收藏品。    霍嬗还准备打造一种金币,正面印着刘彻的头像,背面中间印着祁连山,右边印着马踏龙城,左边印着封狼居胥。    本来霍嬗是准备把卫青的头像印上去的,但是想想这好像是在害卫老头,嗯,所以就选了老刘的,至于老霍或自己的,嗯,不敢。    霍嬗准备铸造个五万枚,然后把模板毁掉,日后这东西就用作自己奖赏下属最珍贵的赏赐。    为了避免刘彻和自己抢,所以霍嬗还给刘彻设计了一种。    正面是刘彻的头像,背面是大汉疆域图,右边是大汉帝国四个字,左边是万寿无疆四个字。    刘彻看完后非常的满意,想要多多铸造一些,用作他赏赐大臣的新东西。    但是被霍嬗拦了下来,他对刘彻说先铸个五万枚就行,然后模板毁掉,大汉疆域日后肯定是会变的更大的,日后还得重新铸造。    刘彻听完非常的开心,坦然同意,霍嬗的铸钱计划就这么被同意了下来。    两种金币重量都设定在了二两,三十一克左右。    大小,嗯,一元硬币的两倍大。    本次霍嬗设定的一两,但是按照刘彻一脸嫌弃的说法,太小太轻,所以就翻了一倍。    二两就二两吧,一两的话一元硬币大小,有些太小了,也不压手,这种正合适。    如今模板正在少府的一个防御森严的地方打造,等模板制造完成,就可以铸金币了。    至于铸造完成以后为啥要把模板毁掉,要知道,越稀有的东西越珍贵!    想起这事,霍嬗就非常开心,因为刘彻高兴之下说,霍嬗的五万枚金币材料,刘彻帮他出了。    要知道一枚31.2克,五万枚就是汉斤6240斤,也就是6240金,白得了一年封国赋税,这能不开心?    ………    接下来就是这些读过书的孩子们。    “你们读书多久了?”    接下来就是一片乱糟糟的声音,有喊两年的,有喊三年的,有刚刚才开始入学的。    霍嬗笑呵呵点点头:    “嗯,不错,孙尚,搬一个沙盘过来。”    “诺。”    没一会孙尚就拿着一块木板和一袋沙子走了过来,把沙子倒进木板中,抚平以后,霍嬗又开始说话:    “看见这个沙盘没有,你们既然已经开始识字,那我就考教考教你们,一个字一个金五铢,谁先来?”    孩子们愣了一下,还没见过这样的考教,平常都是学不会打板子,你这学会了奖钱财?    霍安等人都现在旁边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    接下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冲到霍嬗面前行礼:    “主公,仆先来。”    霍嬗看看其他孩子,发现那几个十来岁,七八岁的孩子虽然被抢了头筹,有些不太服气,但也没冲上来要抢,霍嬗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开始吧。”    霍嬗话音刚落,这个孩子就拿起旁边的木棍在沙盘上写了起来。    到最后,这个孩子写了一百七十二个字,但不代表他只会这么多,而是他只能想起这么多。    这个孩子还比较聪明,想不起来更多字了,就默写了一篇文章。    霍嬗拿出一百七十二枚递给他:    “日后要更加努力啊,明年我还会考教,希望你明年能够写出五百字来。”    “谢主公教导。”    这孩子拿到钱财以后,一张小嘴笑的合不拢,眼睛都笑没了。    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孩子上前,有的能写七八十个,有的能写三四十个,有的一紧张,一个也想不起来,霍嬗只能鼓励引导一番!    在这个过程中,霍嬗突然想到,是不是该弄一本蒙学教材啊,这时候的教材,那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不光是晦涩难懂,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字是重复的,像是这个时候蒙学必备的《仓颉篇》就是这样。    说起这本蒙学教材,他是由秦代李斯作《仓颉》、赵高作《爰历》、胡毋敬作《博学》。    汉初的教书先生将三书合在一起,编写成了《仓颉篇》。    霍嬗想了起来: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四本。    《三字经》最朗朗上口,但是不适合,里面有非常多的人物都还未出现,这个只能剔除。    《百家姓》和《弟子规》也是一样,这两本不能拿,那就只剩下《千字文》了。’    ‘《千字文》里讲的是大道理,基本涉及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虽然算是儒家典籍,但里面那部分君君臣臣的道理,刘彻估计很喜欢。    里面个别的几个未出现的人物,可以换了嘛!’    ‘但是这东西拿出来,正好就合了谷梁的意,还得谋划一番,而且儒家大兴是必然的,躲不掉那就加入乃至于掌控。    ‘把叔父拉上,父子二人文武双全,引为佳话。    让他去找找太学里那些老头,给自己两人拉一波儒家大声望,或许可以拉上倪宽、司马迁几人。    凭借着这一本蒙学典籍,日后再解注几本儒家典籍,再加上有人吹捧,说不定死后还能混个亚圣的名头。’    霍嬗想完以后觉得就这么定了,今日就去问问。    至于谷梁的事,霍嬗准备交给倪宽和太学那些公羊老头。    让他们署名,自然要干事,斗争了一辈子,还有倪宽帮忙,相信对付一个还未起势的小谷梁,没啥问题。    而且这可是流芳百世、青史留名,估计霍嬗让他们灭了谷梁,他们都不会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