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周扒皮
    孔捷听完了李光海的汇报,道:“不错,既然你们收集了材料,编成了这个红黑簿。    那就要立刻处理起来,再把结果出上一个布告。    让乡亲们看到咱们的工作结果。    不能让别人说咱武工队只说空话,不干实事。”    李光海闻言点头道:“放心吧,团长,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哪个村哪个庄,有哪些恶人,我们都记着呢。”    孔捷又叮嘱道:“你要记住,你们武工队的性质跟游击队不一样。    你们的是政治进攻,不是军事打击。    如果怕不光荣,就跟敌人来个硬碰硬的对干。    这样就算没有增添无谓的牺牲,也会给群众造成更多更大的损失。    那就不仅光荣,也失去你们武工队组建的意义了。”    李光海闻言沉思片刻之后道:“团长,我明白了。”    ……    八路军组织的大规模破袭战与扫荡的接连失利导致了日军惨重的损失。    鬼子对八路军战力进行评估的同时,意识到五指摊开的手掌,总不如攥成拳头有力。    于是,日军果断放弃了外围不太重要的碉堡、据点,将兵力都集中起来。    在高昌县城这一带,就一下子撤掉了七八个炮楼子,兵力全集中在交通要道之上。    伪警备小队长周玉田也带着他的喽啰们从王庄也撤到了李庄。    这个周玉田,绰号叫周扒皮。    从前在王庄,就把乡亲们敲诈勒索得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    是个荞麦皮都要挤出油来的扒皮鬼。    经过乡亲们的诉苦举报,这个家伙早就上了武工队的黑名单了。    到了新据点,狗改不了吃屎,周扒皮又盘算起怎么在李庄这一带弄点钱。    之前,有武工队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进了他跟女人幽会的老窝。    在他的枕头上留下一个字条。    将他以往干的坏事,都事无巨细的一一列举了。    还警告他,武工队已经盯上他了。    再敢做坏事,好好掂量掂量着,不然小心自己的脑袋。    这张字条可把周扒皮吓个够呛。    缩着脑袋,警惕了好几天。    这刚来王庄,他也想过武工队的警告。    但是一想,这地距离县城不过十多里地。    武工队还敢来这活动?    就是敢来这活动,想整出什么事之前,也得掂量掂量!    这不,警备联队下了命令要他们重修炮楼。    周扒皮可高兴坏了,生财之道不是来了嘛?    这天上午一大早,十几个村长保长都被叫来开会。    大伙们心惊胆战,不知道这个周扒皮要搞什么鬼。    王庄的保长王德昌是个能拿主意的,在这群保长里头也算是德高望众。    他摸了摸胡子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管他什么事,能办就办,不能办就磨嘴皮子商量。    不然,还能咋地?”    大伙儿闻言纷纷点头。    等到了日上三竿,眼看快晌午了,周扒皮才从床上爬起来。    “都来了?”    周扒皮皮笑rou不笑的走进屋里。    保长们连忙站起来,纷纷应道:“来了!”    “都来了!”    “周队长下通知了,就是再要紧的事也得来。”    ……    这番奉承话说得周扒皮心头十分滋润,他径直走到最上头的位子坐下。    也不说话,就用那双三角眼,跟毒蛇似的盯着大伙儿看。    大伙儿被毒蛇盯上了似的,浑身直冒冷汗。    只见周扒皮沉默了许久之后,才道:“我来这里,给大伙儿添麻烦了。”    保长们连忙纷纷道:“哪里哪里,周队长来这个维持治安,还不是为了咱们老百姓?”    他们嘴里这么说,心里头却都觉得腻歪着呢。    “大伙儿不嫌麻烦,最好。”    周扒皮继续道:“本来嘛,剿灭共匪,维护治安,本来就是个麻烦事。    今天叫大伙过来,是为了办桩事。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它涉及到军事方面,不能一点含糊。    眼下,咱这炮楼子只有五截。    站在上头,要想把这一带都了望到,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须得给它再接两截。    还有兄弟们住的宿舍,破破烂烂,刮阵风就倒。    这也不行,得重新翻修一下。    上头要我们在当地筹集材料,设防兴建。    这是命令,不能不服从。    现在我们人工,砖瓦都不缺,只缺木材……”    保长们听到这话,都松了一口气。    原来就这事啊,咱这一带还缺木材嘛?    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周队长要木材,这不简单嘛?大伙儿一块干,五六天不就送来了?”    “就是嘛,柳木杨木,咱这地多得是!”    ……    大伙儿正说到兴头上,周扒皮却突然泼了一盆冷水。    “土工工程的人员说了,要合规格的,柳木杨木不行。”    有个村的保长闻言笑道:“那咱就拿榆木的!”    周扒皮摇头道:“榆木的也不够格。”    有个性急的保长连忙问道:“周队长,那什么木材够格?”    周扒皮道:“咱这一带的木料都不用想了,什么榆木,槐木的都不够格。    今天要的是清一色的东北红松。    大伙儿不是说了嘛,这事简单啊。    你们就自己想办法筹划吧。    总之呢,十天之内,我要看到红松。    要是筹不到,什么罪名,你们知道。”    说罢,他就打着哈欠,大摇大摆的走了。    他这一走,屋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年头上哪去东北红松啊?”    “这还是头一遭听说杨木,榆木盖房子都不够格!”    “哎呀,十天,就是五十天都难办啊!”    ……    保长们唉声叹气难为的不得了。    周扒皮手下的一个喽啰见状,猫哭耗子假慈悲的一般道:“是啊,这事难办。    可这是上头的命令,队长也没办法啊。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伙儿一块想想办法,保不准就有主意了呢?”    瞧他愁眉苦脸那样,像是要帮忙想办法。    但大伙儿心里头都清楚,这分明是个连环计。    果然,片刻之后,他一拍大腿道:“有了!    咱搞不来红松,不如去筹钱。    有了钱,咱就能通通上级。    这法子咋样?    简单又省力。”    这下,大伙儿总算明白这个周扒皮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了。    就是想点子从大家口袋里掏钱。    保长们没有接话,而是纷纷看向了王德昌,都等着他拿主意。    只见王德昌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就这么办吧,都回去筹钱吧!”    说罢,他就大步走出了屋子。    剩下的保长们见状面面相觑。    对这种事,王保长不是一向都能赖就赖,能磨蹭就磨蹭嘛?    怎么今天连嘴皮子都没磨,就痛快答应了?    保长们连忙快步的跟出去。    一直走到离大门口老远的地方,才七嘴八舌的打开了话匣。    “大伙儿都能等着你拿主意,你就这么痛快地答应了?”    “他姓周的想赖咱们钱,咱就痛快地给他cao办了?”    王德昌哼了一声,道:“周扒皮铁定要这个钱,咱不先答应能行?    至于后头,我有个法子……”    “啥?”    “啥法子?”    保长们闻言连忙期待的凑上去问道。    只听王德昌意味深长道:“我先卖个关子……”    半坡村。    此时,夜晚的墨色已将这个小村庄完全笼罩。    家家户户都闭了灯,乡亲们进入睡梦之中。    周围一片静寂,只偶尔有一声狗叫。    ·忽然几个人影窜了出来。    为首的那个率先挨近了一个房门,不多不少敲了四下。    在敲第三遍的时候,一个老人家从里面开了门。    见到眼前的这几个年轻人,顿时挂着笑容招呼道:“快,快进来!”    “哎!”    李光海他们应了一声,一窝蜂的挤进了屋内。    油灯点了起来,昏黄的灯光,为这间简陋的小屋平增添了一丝温暖。    老奶奶端出一些红薯和白粥:“饿了吧,快趁热吃点,我在锅里给你们温着呢!”    “哎!”    李光海连忙帮忙把吃的喝的都接了过来。    这个半坡村,是武工队一个隐蔽的根据地。    虽然处于敌占区,而且距离县城只有二十多里,但是这个村的村民没有一个跟鬼子混的。    不管日伪军闹腾得动静有多大,这个村的抗日工作从来没有垮过台。    当年,鬼子进行扫荡,曾在半坡村驻扎了两天。    那帮狗娘养的可把村里糟蹋的够呛。    粮食被抢走了,家畜被抢走了,连田地也给祸害了。    乡亲们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抗日的热情不仅没减少,反而比之前更坚决。    尽管村里的什么反共、剿共的伪组织也都建立起来了。    但那其实都是摆设,里面的成员都是支持抗日的村干部和群众组成的。    这些组织,只是为了掩敌人的耳目罢了。    而李光海等人来到的这一户,是村里的堡垒户。    只有姓赵的这个老奶奶一个人过活。    当年,鬼子进村驻扎,想抢他们家的母猪宰了吃。    赵奶奶的老伴哪能甘愿?    家里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一半日子吃不饱饭。    就这还得省下一口拿来喂猪。    眼见小猪崽长大,能卖钱了。    小鬼子要枪,这不是割了老汉的心头rou嘛?    他连忙上去拦着,想求小鬼子口下留情。    那帮狗娘养的哪听得懂人话,端起刺刀就朝着老汉的肚子捅了下去。    鲜血很快就流了一大片。    儿子冲上去想要拼命。    赵奶奶死死抱住儿子,把头磕得稀烂。    小鬼子这才罢手。    后来有八路军过来招兵。    儿子给赵奶奶磕了三个响头,就去报名了。    在这个地区,家里有人当了八路,被鬼子知道了,不杀个满门绝不罢手。    但赵奶奶也没拦着。    别人要是问起这事,她心里还感到自豪。    而武工队选择住在这样的一个村,这样的一个家庭,都觉得十分保险。    李光海他们围着油灯,坐在桌子前,就着还温热的白粥大口大口的吃着红薯。    赵奶奶跟对待儿子似的,不时问道粥够不够,红薯够不够吃?    这些粮食都是武工队送来的,不做给他们吃,给谁吃啊?    李光海连忙道:“您老就别忙活了,我们都吃饱了!”    “是,我们吃饱了。”    大伙都纷纷应道。    吃完饭,大伙围坐在一起,讨论最近的情况。    小鬼子这一撤,虽然空出了很多碉堡、据点,但是部队要想从公路过可就难了。    而且为了加强对村落的控制,鬼子实行了清乡政策,对村民清查户口,颁发“良民证”。    建立了保甲制度,实行连坐法,一个人通八路,全村人遭殃。    同时为了强化各级伪政权,还建立“新民会”、“兴亚会”、“商会”等各种组织。    并且,在军事上建立伪自卫队、保安团,强迫民众挖筑封锁沟墙和碉堡据点,以切断根据地与游击区、八路军与群众的联系。    ……    鬼子的种种措施,令武工队的战士们感到敌后工作发展扩大得刻不容缓。    “要我说,”乔胜道:“干脆咱直接把这帮汉jian走狗全杀光,还搞什么宽大政策!    帮鬼子办事的没一个好东西!”    乔胜同志别看年纪不大,手脚灵活的很。    爬树、翻墙,跟个猴子似的,一眨眼就爬上去了。    其他武工队的同志都得向他请教技巧呢。    上回给周扒皮那家伙下警告,就是乔胜这小子给放的字条。    李光海听到乔胜的话,抬起眼皮道:“为什么要搞宽大政策?    敌占区的那帮伪军,虽然多数不是什么好人,但他们也不是真心给鬼子干事。    想保住命,混饭吃而已。    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他们上有老下有小。    只要咱们武工队的宽大政策运用的好,就能把伪军争取过来给咱们办事,成为咱们八路军的眼睛和耳朵。    咱有枪有炮,还有咱独立团这么大的名号在。    那帮伪军又都是软骨头,还能敢跟咱们作对?”    乔胜追问道:“要是真有二鬼子,不听咱的劝告,非要跟咱们作对。    那咱还要对他们宽大处理嘛?”    一旁的高泰闻言直接往乔胜的脑门上拍了一巴掌。    “你小子傻啊!    死不悔改的二鬼子还留着干啥?    直接干掉就完事了!”    高泰这小子原本刚进团的时候,瘦的跟竹竿似的。    后来被团里的伙食养得又高又壮。    当时,突击连进行选拔,这小子吃坏了肚子。    胳膊腿全拉软了,站在那都直打哆嗦。    这还能干的过谁啊?    不过后来,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来独立团观摩学习的时候。    团长孔捷想端了鬼子机场,给他楚云飞唱堂会。    高泰这次也奉命出去侦察,结果意外被抓了壮丁,给鬼子修机场去了。    二营长沈泉在高泰跟汉jian摔跤的时候,注意到这小子工夫不错。    这次,组建武工队的时候,点名要他加入。    听到高泰的话,李光海也点头道:“没错,宽大的政策也有个限度。    对性质恶劣,屡教不改的伪军,就得下狠手处置。    这叫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