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煎饼果子
书迷正在阅读:扶桑山居、这个假面骑士真不要脸!、和反派太熟的我在末日寸步难行、重生后的我竟能听到系统对话、从大唐双龙里的舔狗到横推诸天、幻世之境、从一人开始的配角、忍界军火商、太子妃叫你回家吃饭!、朝露似我
		
		    儿子杨成才早恋的事,杨军一直放在心上。    他让人把那个当和杨成才表白的女孩调离了原学校。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杀鸡儆猴。    他要告诫那些馋他儿子身子的女孩,再痴心妄想了。    杨成才是他的儿子,他这个做父亲的必须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总不能放任孩子早恋不管吧。    虽然,杨成才将来不能继承家业,但杨军也不想他变废了。    孩子还小,没有分辨能力。    往往被这种朦美好的感觉诱惑,进而荒废了学业。    要是杨成才的成绩像杨成道那样一塌糊涂的话,杨军也不会管他了。    可是,杨成才成绩很好,在年级中也能排前三,杨军可不想把老杨家唯一读书种子毁了,无论如何,都要出一个人才。    第二天一早。    杨军就看到杨成才耷拉著脑袋跟在他哥哥杨成道的身后晨跑。    这小子跟他母亲杨清香一样,都是逆来顺受的人。    哪怕心里再不愿意,也不会说出来。    有什么事,总是一个人扛著,憋在心里。    就像今天晨练一样,当杨成道告诉他是杨军要他晨练的时候,这小子连问一句原因都没问,就硬著头皮出来晨练了。    这样的性格,杨军很不喜欢。    尤其是作为一个男孩,如果没有主见,将来是要吃大亏的,要是遇到品行不端的女人,有可能这辈子就毁了。    看著儿子这幅样子,杨军忍不住了一口气。    他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    儿子这幅秉性是改变不了的。    他能做的就是,将来替他找个好媳妇,也算是尽了当父亲的责任。    吃完早饭,孩子们上学去了,家里再次恢了静。    "老杨,若兰meimei这都快两个月没消息了吧,你怎么一点都不急呢?"    杨军正在河边钓鱼,孟文雅就来了。    杨军闻言,淡定道:"急有什么用,他父母过不去心里那道坎,我总不能打上门去吧。"    其实,陈若兰的行踪一直掌握在杨军手中。    自从陈若兰回到沪城后,向父母家人说了这件事,然后就被她爸妈关在家里不让出来了。    期间,陈若兰也尝试几次逃跑,可每次都被她父母抓了回来。    现在,她父母轮流看著她,想要再逃跑不再可能。    当然,孟文雅不知道这些,她还是有些担心道。    "难道就这么被她父母一直关著,你也不管了?"    杨军道:"管啊,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现在,陈若兰父母正在气头上,这个时候找上门,无异於火烧浇油。    杨军想著,等过了这段时间,等他父母消气了,再过去。    孟文雅闻言,了口气。    她双臂抱著双膝,蹲坐在一边,眉头紧锁,不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她何尝不知道,现在不是过去的时候,但是,她又忍不住担心。    "我是相信若兰meimei的,只是……"    她说话似乎有顾忌,看了看杨军一眼,然后一狠心,接著道:"我是怕时间长了,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能有什么变故?"杨军问道。    "变故的多著呢,比如她父母会不会给她安排相亲,还有不在你眼前,会不会做出有辱杨家楣门的事。"    "她敢?"    杨军瞪眼道:"既然做了我杨军的女人,那一辈子就是我的女人,她若是有二心,我定然要个她生不如死。"    孟文雅听到这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杨军这是敲山震虎呢,不是专门针对陈若兰,而是针对他所有的女人。    看杨军平时很和的,但是女人的问题决不能马虎。    一旦进了杨家的大门,这辈子就甭想的心思了。    要是有人敢背叛杨军,其下场可想而知。    "若兰meimei肯定不敢背叛你的。"    孟文雅下意识道。    杨军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    只见她神情有些慌张,似乎刚才的话到他了。    "著你了?"    孟文雅闻言,身子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脑袋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嗯……"    "不过,老杨,你放心,我是绝不会背叛你的。"    杨军闻言,伸手把她拉到自己的怀里,坐在自己的腿上。    "我知道。"    杨军抱著她,然后说道:"你们几个跟著我,都是经过考验的,我信任你们。"    孟文雅依偎在杨军怀里,喃喃自语:"我这一辈子就你一个男人,此生不渝。"    杨军没有说话,而是把她搂的更紧了。    他这些女人他了解,没有一个会背叛他的。    从这些年一直跟著他就能证明一切。    唯一的变数就是陈若兰,毕竟两人认识的时间短,再加上两人的结合有些戏剧性,所以,他们俩的关有很多的不定性。    杨军觉得,不能放任下去了,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於是,第二天。    杨军带著孙招和丁二柱就悄悄离开了京城,踏上了去沪城的路。    当天下午,杨军就到了沪城。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陈若兰,而是让孙招订了酒店。    在酒店洗完澡换好衣服后,杨军就带著二人出了酒店。    此时,天色微黑,华灯初上。    整个沪城映射在霓虹灯下,显得璀璨无比。    杨军一行三人,背著手,悠的走在大街上。    此时的沪城,虽然还没有像后世那么发达,但是已经具备一个大都市的资质了。    街上到处都是路人,三三两两的,看上去非常的悠。    自从改革开放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街上除了饭后逛的本地人,还有像杨军一样的外地游人。    "杨叔,我饿了。"    正当杨军欣赏路边街景的时候,被孙招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    杨军回头看了他一眼,正巧这时,他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    他这时才想起,自己也一天没吃饭了。    "那就找个摊位吃点东西。"    街道两边全是摆小摊的,此时的沪城还没有城管一说,自由职业非常盛行。    孙招一听,喜上眉梢。    "杨叔,刚才路过的时候,我看到后面有个卖烧鸭的,不如我们去吃烧鸭怎么样?"    杨军闻言,翻了翻白眼:"你天天吃,还没吃够啊?"    "能不能有点出息?"    这时,丁二柱也道:"就是,好不容易来一趟沪城,怎么著也要体验一下沪城的美食吧。"    "我听说沪城的美食主要以甜食为主,不如我们去尝尝本地炒菜吧。"    杨军闻言,突然有些不饿了。    一想到沪城食物主要以甜食为主,他顿时没了食。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最厌的就是饭菜里加糖。    他一直认为,南方人之所以没有血性,主要是因为甜食吃多了,也就没了火气。    "不去。"    杨军摇头道:"你们爱吃啥就吃啥,反正我是不吃本地的饭菜。"    "杨叔,可是我很想尝尝沪城的烤鸭啊。"孙招道。    "是啊,乾爹,我也想尝尝沪城的本地菜。"丁二柱附和道。    杨军闻言,沉思了一下,道:"这样吧,咱们爷仨各吃各的。"    "你去吃你的烤鸭,你去吃你的本地菜,我去吃我爱吃的。"    "完了之后,咱们就在这合。"    二人一听,喜上眉梢。    "杨叔,留你一个人,安全方面没保障,这好吗?"孙招道。    杨军闻言,翻了翻白眼:"你眼里什么时候有过我啊?"    孙招笑道:"这……这不是特殊情况嘛。"    "行了,你俩赶紧去吧,一个小时后还在这儿合。"    "好嘞,杨叔。"    "乾爹,我们走了,一个小时后在这儿合。"    等那俩货走后,杨军息一声。    然后背著双手继续在街边逛。    路边摆摊的几乎都是本地人,外地的很少。    现在正是经济喷薄的阶段,但是沪城的人却没有那么的富裕。    路边的生意几乎全被本地人垄断了。    杨军转了好几条街摊位,愣是没找到一个外地的摊位。    这时,路边的一个摊位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摊位门可罗雀,生意非常的惨澹。    的摊位都在忙著做生意,而这个摊位的老板则坐在那儿唉声气。    "老板,来个菜煎饼。"    杨军的声音打断了摊位老板的沉思。    见有顾客上门,老板连忙起身笑脸相迎。    "这位先生,您稍等,马上就做。"    说完,老板直接挖了一勺调好的面,在鏊子上开始烙煎饼。    "老板,你这菜煎饼可不正宗啊。"杨军笑眯眯道:"正宗的煎饼可是用全麦烙的,可不是你这种白面啊。"    杨军前世是苏北人,属於爱吃煎饼的那一类。    无论走到哪儿,他都爱那一口。    来到这个世界十几年了,他还从来没吃过菜煎饼呢。    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他可一定要一饱口福。    "哎,一瞧这位先生您就是苏北人。"    摊位老板笑道:"实不相瞒,我也想做地道的菜煎饼啊,可是……"    "我这摊位生意您也看见了,就这还没生意呢,要是我用了正宗的煎饼,估计早就关门大吉了。"    杨军闻言,不由的附和点头。    这摊位老板说的没错,要是换成正宗的全麦煎饼,更想有生意了。    全麦煎饼吃著费劲,要是没有一副好牙口,想啃动。    北方人吃著都吃力,更何况是南方人。    摊位老板动作很熟,不一会儿一张煎饼烙好了,然后就是加菜的环节。    先是在煎饼上刷了一层自的酱料,然后再把事先炸好的子放在上面,然后又加了一根火腿肠。    "要不要加香菜?"    "不要香菜,加葱就行。"    "好嘞。"    老板撒完葱花,然后一张菜煎饼就完成了。    "汤,您慢点吃。"    杨军接过煎饼,直接在旁边的摊位上坐了下来。    "这位先生,快起来……"    那位摊位老板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见旁边一个卖炒粉的摊位老板走了过来。    "不买我的东西就不要坐我的位置。"    杨军闻言,回头一看。    原来自己坐了人家的位置。    做生意的就是这样,你不买他的东西,他就视你为仇人,如果你买他的东西,他对你就另眼相看。    这些都是社会底层人的心思,杨军自然明白。    想到这儿的时候,杨军笑了。    "老板,来份炒粉。"    那位摊位老板愣了一下,然后立马换了一副嘴脸。    "要辣口的还是要甜口的?"    "便。"    老板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於是回了摊位开始炒粉。    等他走后,杨军对那位卖菜煎饼的老板道。    "再给我来一份煎饼果子。"    "您吃的完吗?"    那位老板指了指杨军手中的煎饼果子,然后又指了指正在炒的河粉。    "还不够塞牙缝的,你烙就是了。"    "好的,那我给你烙。"    不一会儿,河粉就送了过来。    杨军连看都不看一眼,继续吃著煎饼。    不到一分钟的功夫,一套煎饼果子就吃完了。    这时候,老板正好一套煎饼果子又送了过来。    "再来一套。"杨军道。    那位老板闻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著回到了摊位继续烙煎饼。    "这位先生,一看你就是我们苏北人,但是听你口音有点像京城人啊。"    老板一边烙煎饼,一边和杨军聊天。    "下邳人。"    杨军道:"只不过在京城十几年了,口音也就变了。"    "哦,原来如此啊。"    老板闻言,点了点头,接著道:"我也是下邳的,咱们还是老乡。"    "你也是下邳的?"    杨军一听,顿时有了亲切感。    每当他听到下邳两个字时,总是莫名的心里多了些温暖。    "嘿嘿,实不相瞒,我下邳炮车的。"    "你炮车的?"    杨军越听越感觉有一种老乡见老乡,俩个眼泪汪汪的感觉。    "炮车是个好地方啊,自古出人才,项羽就是你们炮车的。"    那位老板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嚯,您是懂史的。"    "人都说项羽是相城的,其实他才是炮车人呢。"    杨军闻言,笑道:"谁说不是呢,都是那帮瞎逼逼的专家给误导的。"    ",要是秦始皇还在就好了,这帮瞎逼逼的专家都能给活埋了。"那位老板有些惋惜道。    杨军笑道:"这位大哥,秦始皇不在了,可我还在啊。"    "你?"    老板闻言,只以为杨军和他开玩笑,也没放在心上。    "行,我信你,这帮专家遇到你也算倒霉了,哈哈。"    "哈哈!"    杨军也跟著大笑。    杨军一口气吃了四套煎饼果子,最后给了那老板一百块钱,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