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她的改变
四合院:从街道办开始正文卷第一百三十四章她的改变“你可要想清楚哦?”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回答,让杨利民暗暗吃惊。 出于对大家都负责的态度,他必须要确认清楚。 娄晓娥低着脑袋,左思右想。 沉默片刻,她抬起头来,重重吐出一口气。 “我相信小杨你是个聪明人,而且暂先试试嘛,试试也无妨的。” 对她来说,这种事情的确有些为难。 但转念一想,做大事的那些人,哪怕是她父亲,有不擦边的吗? 恐怕背后不合乎规矩的地方,比她想象的还要更多。 而自己现在需要原始资金,她只是在其中帮一个忙,并不需要去做什么。 何乐不为? “那好,那娄姐你回去后就先这样,再那样。” 杨利民放下心,见她打定主意,就开始慢慢说起,事情的具体cao作。 娄晓娥安心听着,频频点头,越发认为这个无所不能的小杨同志,是个真正的人才。 两人商议完毕,相视一笑,都没再多说。 随后定下期程,约定来日再见,就此分手告别。 娄晓娥回到家,已接近中午。 她妈正在安排厨子做午饭,见到女儿,笑着围上来,脸色稍有憔悴。 “小娥回来了?” “妈,爸呢?” 两人来到正厅坐下,喝了杯水,娄晓娥抬头看向母亲。 “你爸一会儿就回来。” 娄母也在上下打量着她,这段时间忙着退婚一事,疏忽了女儿,现在再看,竟惊奇发现,她变化还挺大。 “小娥,你,你不伤心吧?” 犹豫再三,娄母轻声问她,总归是担心的。 娄晓娥是rou眼可开的开心,笑着摇头,反过来安慰对方。 “我有什么好伤心的?妈,我这是脱离苦海,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 “对,对!应该高兴,应该高兴!” 娄母连声应和,自觉有些对不住她家小娥,扭过头去,多少带着点羞愧。 娄晓娥见状,又是一番好言宽慰。 一段时间下来,书读的多了,与人交流,她也更加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妈,别想了,都过去了。” 她妈好奇的抬头,怔了怔神,突然欣慰的笑起来。 “我们小娥长大了,长大了啊。” 心中多有感慨,母女俩这边聊着,不久,娄父也回到家里。 一家人准备洗手吃饭,坐上餐桌,娄父略感劳累,给自己倒上一杯酒。 娄母问他,“都退了吧?” 他点点头,“放心吧,都退了。” 娄晓娥和许大茂的婚事,总得来说,还是许家得利更多。 虽给了几块钱彩礼,装装样子,娄家却也承诺,到时候会成倍返还,以做嫁妆。 说来说去,都是为一个面子。 这些暂且不论,麻烦的是双方家里,亲戚都通知了不少。 一个个去退,去和人家说明情况,实在让人苦恼。 好在今天总算全部结束,而且过错不在娄家,丢面子的是许大茂一家人,没让他们赔偿精神损失。 那都是都属于时代局限了。 “以后看人擦亮点眼睛,别谁的话都相信。” 饭桌上,娄父对事有些不满,轻抿一口小酒,眼睛斜看向妻子。 还没夹菜吃饭,娄母闻言努了努嘴,瞪着眼睛数落对方。 “就你能耐,你还好意思说呢。” “这事儿我确实有错,可你不也暗中调查了吗?” “还有脸说那许大茂结婚后会改,呸!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都是一个样!” 她们家向来是男主外女主内,这事儿说起来,也确实不能完全怪娄母。 娄父已经知道许大茂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了中和成分,不也还是把女儿往火坑推。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咳咳,这,我的错我的错!” 娄父老脸一红,被怼的无话可说,脸上神色多少有些尴尬。 “爸,妈,别说了,这事儿谁都不怪,要怪就怪那许大茂,自己本身就不干净。” 娄晓娥及时出来打圆场,阻止了他父母打是亲骂是爱的举动。 转念一想,又借此机会,说起自己的事情。 “爸,这段时间我想多和之前那些叔叔伯伯多多走动。” 嗯? 两口子都有些讶异,才刚欣慰女儿为自己着想,又被她话弄的一头雾水。 “小娥,怎么说?” 他们是不反对女儿在外交友的,但也要看对方身份。 和许大茂的婚事,如果不是各种因素的累积,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多半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 往前都让女儿多和别人打好关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人家帮忙。 她本来很抗拒,怎么现在突然开窍? “爸,我不是想着反正也没事,多和那些人走动走动,也是有好处的嘛,而且我也不能天天关在家里不是?” 娄晓娥没有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家虽然不怎么重男轻女,可也受这方面的影响。 娄家有儿子,生意上的事情她无法插手。 这也是娄晓娥想自己赚钱的缘由。 父母会给,但只是零用。 她要走出自己的路来,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势必要妥善计划才行。 “这......” 见女儿突然这么有主见,娄母多有吃惊。 她转头看向自家丈夫,在这种事情上,还是男人比较有经验一点。 “嗯.......小娥说得对,你是也该多多和人走动走动。” 娄父仔细沉吟,片刻后抬起头,长长呼出一口气。 许大茂的事情虽然已了,可他依旧担心自家往后遭受劫难。 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太好的办法,能保一个是一个。 女儿和人打好关系,有朝一日,说不定能带来转机。 “去吧,与你同龄的孩子,人家家里也不少,多个朋友多条路,爸支持你。” “谢谢爸。” 父女俩相视一笑,心里都有各自的想法。 娄母见状也跟着他们一起开心,伸手去缕了缕女儿垂落到肩上的青丝,心中有些百感交集。 “我们家小娥啊,真的长大了。” ....... 回到四合院,天色已晚。 杨利民锁车进屋,和奶奶说了下收音机的事情。 “你这孩子,别为奶奶花这个钱。” 她心里虽然开心,可也心疼孙儿。 这么多年下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了去。 孤独归孤独,其实早就习惯了。 买收音机,在她看来,是真没必要。 “奶,没事儿,不花钱的。” 奶奶不愿,杨利民只好跟她道明真相,说是帮朋友忙,人家送的。 可谁会送收音机这么贵重的礼物呢? 奶奶心想多半是买的,为了不让她担心,才这么说。 深感孙儿孝道在此,她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再劝阻。 “也好,我们家利民自己有主见就成,奶奶不说,不说了啊?” 她笑着答应,杨利民点头应和,扶着她坐下。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社会不得不重点关注的两大群体,因为吃过苦,他才能理解那种感受。 其实奶奶还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自己虽然忙,可毕竟都在一起,很多时间都能照顾到。 像后院聋老太太,无儿无女,能仰仗的只有一个傻柱。 关键这家伙又是个鬼迷心窍的货色,老太太即便能看出来,又不是自己亲生的,能怎么办? 现在事情到这种地步,天天以泪洗面,关在屋子里不出来。 那才是真的惨。 可怜归可怜,杨利民倒是不觉着同情。 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要紧的,其他人不必在意。 “奶,您坐着,今天我来做饭。” 他今天下工早,奶奶还没来得及做晚饭。 杨利民就接手过来,打算搞个大盘鸡,配上馒头,蘸点汤汁儿。 哧熘~ 口水都忍不住流一地。 “好,好,那奶奶今天可有口福了。” 奶奶连声答应,又让他再等等,随即起身转向炕上,给他拿来一双崭新的布鞋。 “快,快穿上试试。” 她老人家忙活了两月有余,一个人的时候,虚着眼睛一针一线,就想让孙儿能穿上新鞋。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杨利民心中一暖,连忙坐下,将鞋给套上。 “合适,特别合适。” 站起身来左看看右瞅瞅,他已然成为这条街最靓滴仔,脸上也露出王有胜般的标志笑容。 ....... “中海,我家那傻柱子,他现在怎么样了?” 后院聋老太家,易中海正面对着泪眼婆娑的老太太,心情不大好。 在他手边上站着秦淮茹,抿着嘴唇,脸色也不好看。 听老太太这么说,两人只能出言安慰。 “没事儿的老太太,您别担心,过几天就出来了。” “是啊老太太,柱子没什么大问题,不会被关太久的。” 嘴上这么说,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傻柱必要遭劫,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 聋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岂会不知这是哄她的话? 那双眼睛虚眯着扫过易中海,看向秦淮茹,心里有些愤愤不平。 “都是你,都是你害了我家傻柱子!” 可惜没有如果,不然她能穿越过去的话,说什么也要打消傻柱对小寡妇的念想。 没有这个害人精,她家傻柱子,必定有个美好的未来! 事到如今,老太太也不装了,张嘴骂娘,把秦淮茹啐的狗血淋头。 秦淮茹心里也委屈啊? 怎么又怪我? 早知如此,她就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