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各退一步
大观园内水道经过人为设计,曲折回绕。 水源从东北角的沁芳闸由外河引入,流经园中各处,最后汇总至怡红院,从墙根下流出。 其中主干道,便是从沁芳闸沿着正楼“省亲别墅”,绕到西北拐角“蓼汀花溆”之后,急转回下,一直流至南面潇湘馆。 这也是当初元春省亲,潇湘馆是第一站的原因。 从潇湘馆旁边,滴翠亭所在的清水池上船,逆着水流往上走,几乎可以将大观园内的所有景致收入眼底。 小小的乌篷船破开清波,穿行于荷荇之间。 莺儿站在船头,丝毫不理会阳光和那拂过水面,微带着灼热的风打在身上,自顾开动纤巧的手臂将船往前划。 她的脸上还带着开心的笑容。 旁边的紫鹃劝道:“你慢一点,留神别掉下去了。” “我省得的,紫娟jiejie。” 紫鹃无奈摇头。握着船桨的手只得也划快一些,避免船头偏向藕花深处。 船舱内,贾琏看着斜卧船栏,小手掂着下巴直盯盯看着水面,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黛玉,伸手拍了拍她的肩头。 黛玉蹙眉回转,目光不快。 对面的宝钗察觉情况,也瞧了过来。 贾琏笑着指了指舱外,见二女皆是不解,于是笑道:“你们发现了没有?” “什么?” 钗黛二女疑惑更甚。黛玉更是把不耐烦挂在了脸上。 她本就是被贾琏半哄半拘着弄出来划船的,她心里还记着方才贾琏合着宝钗欺负她的事。 贾琏坐直了身体,一板一眼的说道:“你们没有发现吗,紫鹃和莺儿这两个丫头的性格,是不是和你们这两个主子挺像的?” “什么话!” 黛玉几乎不假思索的反驳。 紫鹃臭丫头哪里和她像了?做什么都要管不说,一天到晚絮絮叨叨的,活脱脱一个老妈子似的,哪有一点本姑娘随性自然、浑然忘物的境界。 宝钗倒是有些意味到了什么,笑而不语。 果然,只听贾琏分析道:“你们瞧啊,紫鹃和莺儿这两个丫头,一个成熟稳重,一个活泼可爱,一个虑事周到、动中带静,一个天性自然、静中藏动,是不是刚好和你们两个的性子相契?” 或许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判断总不是那么准确,因此黛玉皱眉好半响,才反应过来贾琏的意思。 原来不是说她们的丫头像她们,而是说她们彼此的丫头,与彼此相类。 她的眉头一瞬间皱的更深。她在想贾琏形容二婢的词,哪边好哪边坏,意图从中判断出贾琏对她是否存有“善意”。 她打定主意,一旦被她发现贾琏有指桑骂槐,或者暗指她不如宝钗之处,她立马新仇旧恨一起算。 宝钗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是顺着贾琏的话一想,觉得还真有一点道理。 认真讲来,莺儿丫头的真实秉性,确实更像林丫头一些。只是平时她待在自己身边,不大表露,只有到了外人面前,才会充分表现出来。 至于说紫鹃…… 宝钗不由朝着这位贾母专程放在黛玉身边照看的丫头看去,然后暗暗点头,觉得这个丫头确实是个好的。 贾琏见二女都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立马加重语气笑道:“是吧?所以我说,你们两个大可不必对对方怀有太多芥蒂,其实你们自己都没有发现,你们是喜欢彼此的……” 见贾琏说的暧昧,黛玉不等贾琏说完便啐道:“呸,胡说什么!谁……” 黛玉面色有些不自然的瞅了宝钗一眼,不好意思说下去。 “我哪有胡说,我这分明是讲事实摆道理。” 贾琏笑意盈盈:“你们看啊,你们一个出身金陵望族、百年皇商,一个祖上更是四代列侯,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 多的不说,身边十几几十个丫鬟是有的吧? 那么多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丫头之中,你们却偏偏挑中了紫鹃和莺儿两个作为身边的第一心腹。 平心而论,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你们各自的偏好? 所以说,你们彼此的丫头像彼此,这并非偶然,而是你们各自选择的必然结果罢了。 因此我说,你们喜欢彼此那样性格的人,这不是推断,而是摆在那里的事实,你们不承认也没用。” 贾琏越说脸上的笑容越甚,神情越自信,就差抬手摸一把自己不存在的胡须了。 连船舱外面的两个丫头都被贾琏的声音吸引,觉得贾琏的话云里雾里,却又好有意思的样子。 两个丫鬟只听见半截,因此云里雾里,但是舱内的两个小姐可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她们在不好意思的同时,皆是没好气的白了贾琏一眼。 同时心里又不由生出一丝疑惑:难道真的像他说的那样? 毕竟,紫鹃和莺儿之所以能够得到她们的信任,成为经常跟着她们的丫鬟,确实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左右,是她们自主的行为。 有了这一层怀疑,黛玉不由在脑海中回想,潇湘馆那么多丫鬟,自己到底是喜欢紫鹃这样性格的多一些,还是莺儿那样性格的多一些…… 越想越怀疑现实:难道,自己真的不讨厌她? 宝钗则淡定了许多。 她打一开始就知道她不讨厌黛玉,甚至有点喜欢,毕竟对方能够活成她理想中的样子。 但她的关注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在贾琏身上。 贾琏费尽心机说这番话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她只是诧异于贾琏的观察入微,竟能通过这样的小细节,来消除她和黛玉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琏二哥哥这般世事洞明,难怪他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见二女皆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显然把他的话听进去了,贾琏趁机拿起黛玉的一只小手握住,又伸手对着宝钗示意了一下。 因船身较小,哪怕是坐在对面,只要宝钗伸手他一样能够拿住。 宝钗犹豫了一下,觉得顺应贾琏的步骤走也不错。 以后肯定是要经常和黛玉这小妮子打交道的,她也不想随时被这牙尖嘴利的丫头呛来呛去。 于是将手递给贾琏。 贾琏将二女柔软洁白的小手合在一处,饱含深情的说道:“你们两个都是我最喜欢的人,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受了委屈,我都会心疼。 所以答应我,不管以后我们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都要像以前在园子中那样,如亲姐妹一般好好相处。” 贾琏并没有说的太多,这两个都是钟灵毓秀,蕙质兰心的丫头。 这样的话,点到为止。 事实上贾琏也并不太担心她们两个,左右不过就是你讽我一句,我呛你一嘴…… 只要有他在,根本无伤大雅。 面对贾琏如此直白的嘱咐,钗黛二人都有些不好意思面对。 总归宝钗觉得自己是jiejie,带头般的“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黛玉却拉不下脸来。 她哼了一声,将手抽出来道:“谁信你的鬼话。你当着我和宝jiejie的面自然这么说,赶回头见了别的女子,只怕又是一番说辞。” 说完也不看贾琏的神色,她起身坐到宝钗那一侧,单手撑着伏在宝钗肩头,娇声戏谑:“所以宝jiejie,咱们不理这个惯会花言巧语的人。有这功夫,不如多瞧两眼这些荷花和荇花还实在些。” 宝钗偏头看了一眼黛玉那张灵秀妖娆的小脸,想着这丫头嘴里虽然不客气,却用实际行动回复了贾琏,心里又是喜欢又是暗羡。 喜欢黛玉的率性,羡慕也是黛玉在贾琏面前的随性自然。 这一点,是她觉得自己做不到的。 思索了一下,她松开了黛玉的依伏,在黛玉异样的目光中站了起来。 “林丫头,这是我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 我知道,对于我和琏二哥哥之间的事情,你心里一直存有芥蒂。 我们是一个园子里朝夕相处的姐妹,在你面前,我也不隐瞒自己的心思。 琏二哥哥这样的英雄人物,纵观古今也难得一觅。 宝钗如今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追随在他身边,是宝钗之幸。 同时我也知道,你从小就跟在琏二哥哥身边,与他的感情之深,非是旁人所能相比。 我从未想过与你相争。 况且你与琏二哥哥定亲在前,我在后,按照规矩,我应该唤你一声jiejie。 倘若jiejie不嫌弃,愿意认下我这个meimei,宝钗不胜感激之情。 jiejie在上,请受meimei一拜。” 宝钗说着,身体一屈,竟是顺势跪在黛玉面前。 贾琏吃了一惊,下意识的想要伸手去扶。 只是迎着宝钗郑重的神色,他想到了什么,又默默坐了回去。 黛玉在宝钗突然表态之时就是直愣愣的,哪里料到宝钗突然来这一出。 虽然那日在天香楼,宝钗言语就有松动,似有唤她一声“jiejie”的意思。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她才没有那么抵触宝钗这个突然杀出来的情敌。 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一日连一声jiejie都难以启齿的宝钗,今日忽然做到这般地步。 平心而论,她很佩服宝钗的果断和能屈能伸。 都是聪明人,她当然知道宝钗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无非就是想要消除她的敌意罢了。 正如她当初向凤姐儿表态一般。 不过凤姐儿一直以来她都是叫jiejie的,她有些想象不到,宝钗是用什么样的心情,改口叫她jiejie的。 没有给自己留太多思考的时间,黛玉第一时间将宝钗扶起来,有些嗔怪的道:“宝jiejie,你做什么,弄得大家怪不好意思的……” 黛玉总归是纯粹的,尽管她已经意识到宝钗今日的表态对她而言很重要,但她还是不想花心思去算计太多。 甚至迎着宝钗认真、诚恳的目光,她的心里突然做出了决定。 她拉着宝钗坐下,笑道:“我们之间的关系,理他那个家伙做什么?我都叫了你这么多年的jiejie了,这突然要是叫我改口,总感觉怪怪的,我也不习惯! 依我看,大家都是朝夕相处的姐妹,就不要遵循那些繁文缛节了。 以后我还是唤你jiejie,你还是叫我meimei就好了。” 宝钗道:“这怎么可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可废弛……” “哎呀,宝jiejie你怎么和那些讨厌的老夫子一样!你要是这样,那我们以后就少往来,不然我怕哪天突然就触犯了哪一条规矩,惹得宝jiejie你不快了。” 宝钗也是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与黛玉分清主次,避免将来不必要的矛盾。 她从贾琏的态度中,看得出来贾琏真的很不希望她和黛玉起龃龉。 刚好她也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在与黛玉的争风吃醋之上。既然决心追随贾琏,她就想要尽快的获得贾琏的认可,并且融入贾琏的圈子,成为贾琏的贤内助。 至于内宅中的虚名,她不是很在乎。 却没想到黛玉会这般回应。 面对黛玉虽显俏皮,但也十分诚恳的话语,她犹豫了良久,终于还是点点头。 黛玉这才松了一口气,悄然看了一眼旁边笑眯眯的贾琏,又无声的瞪了他一眼。 这家伙,分明怕委屈了他的宝钗meimei,方才那下意识的举动,她可都瞧见了! 舱内的举动,舱外的两个丫鬟自然也瞧见了。 莺儿是一脸笑眯眯的。贾琏有多稀罕黛玉,从荣国府那些下人口中可以说出一桩桩一件件来佐证,根本数不清。 她也怕自家姑娘与黛玉敌对会占不到便宜,甚至吃亏。 如今好了,姑娘与林姑娘坦诚相交,她就可以安安稳稳的等着做二爷的通房丫鬟了。 紫鹃却是有些遗憾: 我的傻姑娘唉,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就白白放弃了。以后“jiejie”这个名头,你只怕很难再拿回来了…… 不提这些女孩们心里的想法,贾琏对于眼前的一幕,却是乐见其成。 其实这也是他曾想过,却没想好怎么解决的一个问题。 宝钗比黛玉要大两三岁,且她们朝夕相处,宝钗一直都是园中姐妹们的“宝jiejie”。 偏偏黛玉比宝钗先定亲事,将来她们两个如何论序,贾琏还真不好强行安排。 不论他偏向谁,都有可能让另一方感觉委屈。 现在好了,宝钗和黛玉各退一步,双方自己议定将她们的关系维持原定。 他没有掺和其中,二人心中也不会存有怨念,没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