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搂麦
书迷正在阅读:三刀六洞、百家争鸣:从召唤神兽开始、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亮剑之超级搜索引擎、还是等等再死吧、刘备:你甚至不肯喊我一声大哥、选择C级英雄,我被全网嘲笑三年、奥特曼:时间之书、与美合租、我不想当圣人啊
		
		    李舒曼走到饭桌前,将一碗盖住的菜打开。    顿时,比先前更为浓郁的rou香味飘散开来。    叶胜一看,见是一碗金黄的红烧野猪rou。    “家里只有姜、蒜、红辣椒、酱油、盐、味精,没有八角和香叶,做出的红烧野猪rou差那么一点味道,大家凑合着吃吧。”李舒曼说道。    “这是你做的?”叶胜问道。    “你以为呢?”    “我以为也是你做的。”叶胜笑了笑,迅速抓起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嗯,味道不错,香,不腻味,好下饭。”    “好吃就多吃点,厨房还有。”吴婶往厨房一指。    叶胜顺着吴婶手指的方向一看,见厨房还有一块挺大的野猪rou,不禁问道:“分了这么多?”    “那头大野猪宰杀后还重206斤,每个高邦村民可以分到7两,小孩子老人每人可以分到4两。”    “不过,由于吴福安和你功劳最大,吴福安分了7斤,你也分了5斤,连没怎么出力的李春海都分了2斤。”    李舒曼解释道。    “原来如此。”叶胜点点头,“只是,天气也挺热的,那么一大块rou怎么保存?”    “这还不简单,拿盐给它腌了,保准不会坏。”吴婶笑道。    这一顿饭叶胜吃得那叫畅快,而且距离上一次吃鸡rou,间隔才五天左右,这在当时当地,绝对比得上过去地主老财家的生活了。    连吴婶都说,这几天像过年一样。    因为生产队过年的时候一定会杀猪、分猪rou,其它时节看年景好坏,好的年景,年中也杀猪分猪rou。    ……    几天后,麦子成熟了,忙碌的麦收季节来临了。    学校也要放假,叫麦收假,一共10天。    叶胜虽然是民办教师,但也还是生产队的一员,也要参加劳动。    以叶胜此时的身体条件,肯定是要上场割麦的。    但穿越后的叶胜已经成为了一个懒人,是不想再干那么劳累的事了。    要知道,这年代可没有收割机,那么多的麦子,是人们弯着腰一揽一揽,一镰刀一镰刀地收割上来的。    割麦子叶胜前几年可没少割过,而且还是割得最快队伍当中的一员。    可那不是什么好活,一整天都弯着腰,手还要迅速挥动。    你又不能偷懒,割一会儿就直起身子站那歇好大一会儿。    因为割麦子的时候,是五人一组,每人一垄(一垄三行),最快的那个人割中间一垄,就叫拱垄子,两边的人割掉的麦子都要放在中间的一垄上面。    一排的人开割,就你一人远远落在后面,你好意思吗?    既然打定主意要干轻松的活,叶胜也就不管要脸不要脸了。    他找到要李二柱,直接说是了他想要干什么活。    “叶老师,你说你要搂麦?”李二柱吃惊地问道。    “是啊,听说学校放假的孩子也全部去搂麦了,正好缺一个领头的,我就毛遂自荐了。”    李二柱虽然不知道“毛遂自荐”是什么意思,但这不是重点,他已然明白叶胜的意思了。    “这搂麦的活工分可是很少啊,你要干最多给你五个工分,那些孩子最多给个三四工分。”    “没事,李队长。”    他是缺工分的人吗?!    “既然叶老师不介意,我自会安排。”    “那就谢谢李队长了。”    ……    从李二柱家出来,一路上看见很多村民都用磨石刀磨镰刀。    不是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磨锋利点,明天割起麦杆来就快。    霍霍霍的磨刀声,虫鸣鸟叫声,鸡鸭狗吠声,喊调皮孩子回家吃饭声,交汇成一曲不怎么悠扬的山村黄昏曲……    回到吴婶家吃晚饭,吴婶问他:“叶老师,明天麦收,你有镰刀没有?”    “有。”叶胜答道。    来高邦村之前,叶胜就知道他不是来享福的,一些易携带的农具有带了点。    “那怎么没见你带镰刀来磨?我记得学校那好像没磨刀石。”李舒曼说道。    “噢,我用不着那个了,李队长叫我搂麦。”    “搂麦?那不是小孩干的活吗?”李舒曼有些意外。    “也许是李队长考虑到我是个老师,勉强算是个‘孩子头’,就安排我领着村里的孩子搂麦了。”叶胜胡扯道。    他可不想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怕吃苦,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这李队长不知怎么想的,放着你这一个壮劳力不用,去当什么孩子头搂麦。”李舒曼忍不住抱怨。
    她也想去搂麦,可妇女队长没安排她。    ……    第二天,天蒙蒙亮,叶胜就起来了。    他刚洗完脸,村部里上工的钟声就敲响了。    那“噔噔噔”的声音,平常叶胜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没觉得什么。    今天不知怎么了,听起来觉得有些刺耳,好像在催他:快点,快点……    到了村部,今天要去搂麦的十几二十个孩子,带着筢子,基本都到了。    叶胜带着他们,跟在大人后面,朝麦田出发了。    到了麦田边,天已经大亮了。    由于刚开始收割,没什么麦子好搂,叶胜就组织小孩,也就是他的学生,帮大人们抱麦。    抱麦就是把麦子抱到骡车上去。    年龄大个子大的多抱一点,年龄小个子小的少就抱一点。    叶胜还看到,李舒曼夹杂在一群妇女中,在那挥动着镰刀。    动作熟练,速度也不慢。    叶胜看过去的时候,刚好她起身将一大把割好的麦子放垄上,目光有扫到他。    叶胜看见她朝他努了努嘴,算是调皮地打了个招呼。    等大人们割空了一大块麦地,轮到叶胜他们上场了。    对于个子小的,用手拉不动筢子的,叶胜用粗绳子把筢子绑在他们腰上,让他们拖着走。    做好这些还不够,叶胜还要将他的二十个学生排成一排,筢子挨着筢子,左手握着筢杆前头,右手在身后按住筢杆往下压。    叶胜站在这列队伍的最右边,喊一声:“搂麦了!”    这时,整个高矮相差很多的队伍,就不紧不慢地向前移动起来。    他们身后的筢子,此时就像小牛拉车一样刮着地皮,把散在地里的麦子搂在筢子上。    等一棵棵散落的麦子积满了筢子,叶胜就让大家停下来,把它们卸在一起堆成堆,方便大人们收拾。    然后,再一次各就各位排成一列,继续拉着筢子向前走。    这活儿既然连小孩都能干,对叶胜来说当然轻松。    唯一一点,就是大热天的,一直要在麦田里走,这边搂完搂那边,走得腿有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