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方失控,一方稳定
    连续几天,府衙外面都挤满了鸣冤叫苦的百姓,大门被堵得水泄不通,足见民愤之大!    各级官吏疲于应付、焦头烂额,以齐府尊为首的衙门长官只能避而不出。    “市面上的粮价已经涨到一百六十文一斗,别说百姓了,衙门里的小吏都已经买不起了!”    “府尊,这可如何是好?!”    通判都急得嘴巴长疱,一说话生疼。    府衙推官粗暴地宣泄愤怒,大声咆哮道:    “他以为把粮价调控到一百三十文,那群富商就会一股脑倾销?他低估了人心贪婪!现在一百六都不卖!这个烂摊子怎么收拾?”    “依卑职看,顾平安就是大乾jian细,故意激起民怨,搞垮咱们商江郡!”    “过分了!”齐仁轨似是受到侮辱般皱起眉头,寒声道:    “他只是严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幸好暴露真实水平,否则朝堂要是重用不啻于一场灾难。”    一众官吏苦笑。    也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前止损了。    只能算商江郡倒霉。    “府尊,卑职总觉得这盘棋没这么简单,万一盘活了呢?”一个官员小心翼翼说。    齐仁轨没好气道:    “他要是能将粮食恢复到洪涝前的价格,本官投江自溺!”    “到最后还是要府衙收尾。”    怎么收尾?    万不得已,只能手持屠刀,直接劫富济贫。    “府尊大人,隔壁传来消息,新科状元崔彻入主隔壁衙门,彻夜清查账簿文书。”    一个黑衣男子快步走来,低声禀报。    齐仁轨表情僵硬。    众官吏一言不发,既尴尬又愤怒。    隔壁自然指的是大乾洛江郡。    诛心啊!    别人日夜兼程,屁股还没坐热就开始投入政务,自家那位从始至终都没看过一页文书。    “不蒸馒头争口气,”齐仁轨幽幽喟叹,“抢了原本属于你的荣耀,回过头还要隔江狠狠羞辱你……”    虽然他对顾平安全无好感,但大乾所作所为,却是无耻到顶点。    可那又怎样?    胜负已分。    一府之尊的面子都比不了崔氏门阀,当崔彻走进洛江郡,当地豪族富绅必须给面子,粮价必须降。    ……    僻静小楼里。    “还真以为自己运筹帷幄呢?”司琴撅着小嘴,一脸埋怨地看向楼下的顾平安。    她刻意拉长语调:    “接手时粮价九十文一斗,现在是一百六十文,眼看每隔几个小时涨五文钱,顾公子真的太棒啦!”    “得此贤才,蜀地之幸呢。”    顾平安笑了笑,没有理会,继续翻阅手中的竹简。    “无可救药!”司琴彻底不抱希望,踱着碎步走进小阁。    姜锦霜盘膝坐在软塌,身上气机有条不紊的流转。    “殿下,他辜负了您的信任。”司琴说。    姜锦霜睁开眼,吹弹可破的脸颊没有一丁点情绪波动,嗓音清冷:    “本宫相信,他不会错过证明自己的机会,本宫也不会看走眼。”    司琴撇撇嘴,打心底不认同殿下,但又不敢反驳。    赌输了可要损失声誉!    “司琴姑娘。”楼下传来温润的声音。    司琴不搭理。    姜锦霜冷冷盯着她。    “喊啥?”司琴踩着小皮靴子,跑到窗前一下子跳了出去,怒声道:    “有屁快放!”    顾平安心平气和道:    “希望姑娘调遣一队人手,夜里悄悄前往仓库,用麻袋装泥土,能装多少装多少。”    司琴没好脸色:    “为啥不用衙役?”    顾平安说:“自古官商不分家,府衙肯定存在内外勾结哄抬粮价,尽量隐秘吧。”    “好!”司琴甩脸走人:“我可提醒你,还有四天时间,殿下就要回朝歌城了。”    ……    洛江郡,府衙。    崔彻略显疲惫,也只是揉了揉眼睛,继续翻阅案上的文书。    身后的知府一脸钦佩。    崔公子前夜抵达府衙,整个郡城的粮价从一百文降到八十五文!    没错,骤降十五文!    这便是豪族富绅对于崔氏门阀的尊重。    只要你来了,我们再怎么贪婪,该有的礼节必须要有,因为你身上流淌着高贵的氏族血脉。    “崔公子,你一天一夜没睡了……”知府轻声提醒。    “无妨。”崔彻摆摆手,笃定道:    “粮价八十五文一斗,百姓依然负担不起,必须降到五十。”    知府犹豫片刻,还是适时泼一盆冷水:    “怕是很难,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富绅豪族也是高价吞并小粮商,他们迫切要趁着灾荒饱吃一顿。”    见崔公子表情逐渐阴沉,他转移话题:    “对面粮价逼近一百八十文了,粮市彻底失控,百姓沸反盈天。”    “他能和我相提并论吗?”崔彻恢复仿佛理所当然,随后平静道:    “降不了也得降!传唤钱家、孙家主事人。”    知府立刻领命,他做狗腿子毫无怨言。    崔公子可是人中龙凤,前途无量,多少人想巴结都没机会。
    一个半时辰后。    崔彻手攥账册,面无表情盯着堂下两个豪族主事人。    “我对于账目上的任何蛛丝马迹都很敏感。”    暗示过后,他提起桌上的鹤嘴小壶,斟了两杯酒,淡淡道:    “当然,也可以既往不咎。”    钱家主和孙家主面色苍白,互相对视不说话。    知府不由得自惭形秽,他终于领教到了名门贵子的厉害。    堆积如山的账本,只要抽丝剥茧,就能查到灾荒前府库储备粮的不正当交易。    换做对面的顾平安,他知道大宗交易的流程么,知道各级官吏责权范围么?    一介庶民和高门的能力差异就是在这里分野的!    崔彻索性挑明了说:    “拔出萝卜带出泥,我不愿节外生枝,尔等先做个表率,粮价以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倾销。”    孙家主艰难蠕动嘴唇,似乎还想为自己狡辩。    “不想体面吗?”崔彻语气森森。    “降……降价。”钱家主看了一眼账本,双腿抖如筛糠,立刻服软。    “五十文一斗,就按状元郎说的。”    钱家主也不敢反抗,一方面是崔氏门阀的压迫力十足,另一方面丑事败露,不得不顺从。    崔彻打了个响指,满意点头:    “谨记,别一下子降到五十文,你们两家慢慢降价,你降五文,他再降五文。”    知府略疑,片刻后恍然大悟。    绝!    倘若两家同时以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倾销,那粮商肯定能猜到两家被招抚了,这批贪婪豺狼绝对会事不关己作壁上观。    唯有打价格战,才能给外界造成一个假象,难道储备粮足够?难道再不卖就砸手里了?    “遵命……”    两个家主挤出一抹苦笑,便告辞离开了。    崔彻抿一口香茗,催促道:“现在带我去看看流民的情况。”    “公子不休息吗?”知府有些担忧。    “不必了。”崔彻起身披上锦袍,回头说道:    “陛下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不止是我大乾子民,等降价恢复正常,还要给商江郡运去二十船粮食。”    “这不是资敌吗?”知府大急。    崔彻似笑非笑,意味深长道:    “陛下乐意见到这样的情形。”    知府瞬间反应过来,对于主宰乾坤的帝王而言,一郡灾荒重要么?    给殿试舞弊案盖棺论定,狠狠羞辱顾平安和有眼无珠的西蜀,证明陛下那个决定是对的,这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