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精心挑选的节目
抱有一丝信任感的。 表达完敬仰之情后,吴建华、吴秉文和吴秉安就尴尬了。大爷爷和大伯是因为家里资产不多,虽然也算是小富豪了,但要投资内地就有些不足了。 至于爸爸吴秉安,他虽然有钱,可他是开玩具公司的。这时候内地连饭都才刚刚可以吃饱,哪有那么多闲钱去买玩具。他根本想不到可以投资什么啊?! 吴建华双手抱拳拜了拜,苦笑道:“实在对不住二位了,我家也只是堪堪步入富裕阶层,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富豪,根本没有钱可以投资内地。两位要想拉投资的话,还得找我的侄子一家。” 江老和白老来之前自然是调查过吴明一行人,也知道吴建华说的是实话,所以没有为难吴建华和吴秉文,只是眼巴巴的看着吴秉安。 被两个老人这么盯着,吴秉安顿时压力山大,脸上布满了苦笑,只好解释道:“两位可能不清楚,我虽然有钱,但我的公司是个玩具公司,对其它行业我并不了解。而内地的情况想必两位比我更清楚,说实话,投资玩具行业实在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两位老人都是沉默不语,他们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情况。 在一群刚刚能填饱肚子的人面前买玩具,的确是一个糟糕得不能糟糕的主意。可让他们就此离去,他们也实在是不甘心。 好在事情的转机一下子就来了。 吴秉安将吴明推到了前面,满脸微笑地介绍道:“两位老先生,这是犬子吴明。可能两位不太清楚,我这个儿子虽然小,但本事却很大。他开了一个名为‘星辰娱乐’的游戏公司,现在每个月的利润已经达到了上千万美元了。 在香江所有的企业之中,也是可以排的上号的。虽然我不能在内地投资,但我这个儿子可以。这次之所以会传出我们是来投资的消息,也是因为他要在内地开一家电子厂。” 说到吴明的诸多骄人的成绩上,吴秉安也是一脸自豪的表情,显然他对吴明很是引以为傲。 江老和白老听完吴秉安的话后,都是眼前一亮。虽然的确有吴明的事迹传到内地,但因为这个时代信息不发达,吴明崛起的又太快了。 所以他们俩对吴明的印象,只是一个天才儿童漫画家罢了。在内地,现在可是不允许这些海外人士插手出版行业的。 更何况因为这时候内地盗版横行的关系,出书可是没有钱途的。 所以之前,他们俩从来就没有考虑到吴明身上过,没想到这次的投资还要落到这个小孩身上。 一时间,两位老人都纷纷将探寻的目光转向吴明,想看看这个小鬼有什么能耐可以决定这次投资的成败。 ------------ 第七十八章原材料供应商 这时,站在一边的内地驻香江办事处的干部走到了两位老人的旁边,将吴明的那些妖孽事迹全都告诉了他们。 两位老人眼中顿时被震撼的神色所充满,久久都不能回过神来。 要知道去年赣江省一年的GDP才不过104亿元人民币,一个月也就8.7亿元人民币。而吴明两家公司上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了上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有1.5亿元人民币。 整个赣江省加起来才只不过是吴明公司的六倍,怎么能让他们俩不震惊。 回过神来之后,两人都不由看怪物般看着吴明,感叹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没想到小朋友你的本事居然这么大。” 吴明连忙谦虚的摆了摆手,说道:“哪里,这都只是运气好罢了!” “既然吴秉安先生说这次来内地投资的是你,不知道你这次准备投资多少?”江老小心试探道。 闻言,吴明脸色顿时一僵,露出为难的神色。 江老和白老看到吴明这副样子,心中也是一突,难道连吴明这边也不能成功么? “不知道小朋友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么?”白老勉强的笑了笑,问道。 吴明一听,顿时苦笑着说道:“两位老先生可能不清楚,我这次回内地是要来投资的,但是不会在赣江省,而是在与香江一水之隔的鹏城。” 江老顿时忍不住了,大声问道:“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你宁肯在鹏城投资,也不愿意回家乡投资?” 白老也是点了点头,接话道:“要是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说啊,我们会尽量满足你的。只希望你能将投资地点改回赣江省。” 吴明连忙解释道:“并不是我不愿意回家乡投资,两位老先生可能不清楚,我这次是准备在鹏城成立一家代工电子厂,专门帮我那个游戏公司生产街机的。 你们应该知道这东西在内地是卖不出去的,生产出来之后我都是要销往海外的。而鹏城和香江离得那么近,在位置上占了很大的优势。 两位应该也清楚,虽然现在邓公上台后开始实行乐‘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但这个政策落实到地方上却还有重重阻力。 而不久前,中央政府已经决定在鹏城设立经济特区了,再过几个月就会实行了。在那里,将会有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还有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很是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所以说,鹏城是我最好的选择了。” 吴明的话一说完,江老和白老就沉默了,他们明白吴明说的都是对了。 鹏城因为是沿海城市,所以观念要稍微开放一点,在邓公上台之后,对于外来投资并不是非常排斥。 而赣江省就不同了,许多老一辈的同志因为思想比较僵化,观念比较死板,对于吸引外资还是非常排斥的。就算吴明在赣江省投资,估计下面的一些人也会阴奉阳违。 设身处境的想,换做是他们,也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比较欢迎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地方。 “唉!” 江老和白老两人想明白之后,不由得都叹起气来。 “其实两位老先生要想发展赣江省,其实也不一定要我和爸爸在这里投资建厂。”吴明这时候提醒了一句。 江老和白老听了吴明的话,对视一眼,可以看见对方眼中都有惊讶的眼神。 “此话怎讲?” “不投资建厂,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两人都是疑惑地问道。 吴秉安等人也是好奇的看着吴明,想知道他到底会说出什么来。 吴明微微一笑,说道:“我和爸爸虽然都不能在这里投资建厂,但可以给赣江省的一些企业下一批订单啊。” 见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自己,吴明接着解释道:“以前,我和爸爸公司里的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都是从香江本地采购的。而内地的物价要远远低于香江,所以这次我来内地不仅是要投资建厂,还要找一批原材料供货商。” 边说着,吴明边让保镖将一个大袋子拿了出来。将袋子里面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给江老、白老看了看。 “你们看,这就是我和爸爸公司里的产品。这是我公司里生产的口袋妖怪宠物机,这是我爸爸公司里生产的悠悠球、轮滑鞋、魔方……” 给两位老人看过之后,吴明微笑道:“两位老先生看过我们这些产品之后,应该可以知道这些东西大部分材料都是一些很常见的材料,比如塑料,普通的金属。而这些原材料供应商的名额我们会拿出一些交给赣江省的企业。” 江老和白老听完之后也是一脸兴奋,大声叫道:“这些东西的材料太普通了,我们赣江省的有很多企业都可以生产,就连一些小县城里的企业都有能力生产。” 吴明点了点头,笑道:“即使我和爸爸不能在赣江省投资,还是可以为它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的。而且我知道你们政府缺少外汇,而我和爸爸的公司里面有些大量美元。我们可以以美元为结算货币。” “真的?!” 江老和白老听到吴明愿意用美元结算,顿时都是惊喜的问道。 吴明和吴秉安都是点了点头,肯定的回答道:“是的。” 得到吴明父子俩的肯定答复之后,江老和白老更是一脸兴奋的表情。 这个时代的华夏,外汇储备是很少的。因为人民币的信用问题,国外的企业都是拒绝接收人民币的。华夏想要去国外买一些机械设备之类的东西,都得精打细算的,外汇根本不够用。 所以在这个时代,要是那家企业能够出口创汇,那么立马会被高看一眼,被政府奉为座上宾。其他企业就算赚再多的人民币,在政府眼里也是不如那些能够获取外汇的企业。 “你们是不知道啊,上次我们省里想从国外买回一些先进的生产线,就是因为外汇不够才不得不放弃的。这次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 两位老人不停地向吴明父子表达谢意,显然他们因为外汇稀少,受到困扰了很久。 ------------ 明天三更,补上今天的 今天有点忙,所以就一更,明天三更 ------------ 第七十九章外汇 吴明对于两位老人这么激动的样子并不感到奇怪,实在是如今内地政府的外汇储备余额太少了。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收付的基础。因此,外汇储备的多少,不仅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易活力与吸引力的大小,而且也反映了该国对外借债与还债信用能力的强弱。 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国外汇储备越多,一方面标志着该国对外出口竞争能力越强;另一方面则表明该国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且外资争相进入。反之亦然。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是不需要太多的外汇储备,因为这些国家的货币本身具有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因此,它们保有的外汇储备相对较少。如美国和欧盟区后来各自保有的外汇储备不过几百亿美元。 而华夏就不一样了,因为以前华夏是计划经济时代,缺少外汇,有估高本币的冲动。美元与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大致在1:2左右,但在黑市上却达到了这个比例的两三倍以上,最高时甚至达到了一比十以上。 这个比例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再加上人民币只能在境内使用,可想而知那些国外的企业自然是不愿意接收人民币了。否则,那不是亏大发了。 所以为了能够从国外买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华夏政府想尽了各种办法增加外汇储备。一些企业为了赚取外汇,即使是亏损,也要把产品出口创汇。 经过后来的不断努力,1990年之后,华夏拥有了上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996年之后,拥有了上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到了2006年之后,华夏甚至拥有了上万亿美元为单位的外汇储备。 但在这个时代,华夏政府拥有的外汇储备还少得可怜。去年1979年,整个华夏所有外汇储备余额加起来也只不过才八亿多美元。 再加上外汇大部分都被中央给截留了,赣江省的外汇储备可能还没有星辰娱乐一家公司的现金流多,也难怪江老和白老听到以美元为结算货币会这么失态了。 “我的星辰娱乐在美利坚赚取了很多利润,用美元来结算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能够帮助到家乡,我们自然是很乐意的。”吴明呵呵一笑,说道。 闻言,江老一脸严肃地说道:“对你们来说,可能只是随手为之,但却帮了我们的大忙了,我们会一直牢记你们的友谊的。” “二老实在是太客气了。”吴明摆了摆手,示意这不算什么,接着又话题一转。“不过,虽然这些原材料很容易制造,但两位老先生一定要找一些质量过关的企业。我和爸爸公司的产品都是要销往海外的,这方面马虎不得。” 江老和白老连忙做了保证,“你们放心好了,我们俩会亲自去监督他们的,一定不会让劣质产品出现在我们的供货上。” 吴明点了点头,微笑道:“那我就放心了。” 接着吴明等人和两位老人在这里谈天说地,聊了一些关于吴明一家的产业情况,内地发展的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到了中午,他们又在一起吃了一顿饭。两位老人终于告辞离去了。 刚送走两位老人,吴明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大爷爷,大伯,爸!我们也赶紧回家吧,现在已经快两点了,回家的路又难走。再不走,回到家的时候天就要晚了。” 离开家乡两年,吴明很是想念家乡的风景和亲戚朋友们。 毕竟离开的时候他虽然只有四岁,一般的小孩可能根本就记不清原来的事情了。但吴明可不同于一般人,他前世可是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 吴秉安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从市里到家里虽然比较近,但是因为没有修水泥路,很难走的。坐车也要两个多小时,是得赶紧回去了。” 大爷爷吴建华当即拍板道:“好,那我们就立即收拾东西回家吧!” 不一会儿功夫,所有人就将行李收拾好了。 然后,吴明一行人乘坐着两位老人送来的几辆BJ吉普212赶往了家乡。 吴明的家乡离省会城市昌南市并不远,是千年古镇三江镇辖下的一个小农村。 三江镇位于昌南市的东南部,也算是人才辈出的一个小镇。华夏的第一位女省委书记万绍芬、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蔡方荫就是这里的杰出代表。 因为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大部分公路还是那种石头碴子铺成的路。一路上坑坑洼洼的,自然在所难免。 所以一路颠簸之下,除了那些经常训练的保镖之外,其他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本来还一直好奇的看着外面田野景色的meimei吴莹已经脸色刷白了。mama李凤只能不断地安抚着怀里的meimei。 吴明虽然身体是小孩,但经常锻炼,加上灵魂还是大人的灵魂,所以一路上的颠簸对他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 “法子,你脸色不太好看,没什么大问题吧!”吴明看着酒井法子有些发白的脸色,关心的问道。 其他几个小伙伴因为要留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所以这次的大陆之旅并没有他们。周惠敏一家也因为还有一个老人要照顾,所以也没有来。 而酒井法子则是不愿意寄宿在其他人家中,只想跟着吴明,所以这次也跟着吴明等人来到了内地。 酒井法子摇了摇头,小声地说道:“阿明,我没什么大事,就是有点小小的难受罢了,过会就会好的。” 吴明见酒井法子这么说,虽然还有些担忧,但也稍稍放下了心。 “小弟,你别光顾着关心你那个小情人啊,也来关心关心jiejie我啊” 坐在车后座靠窗位置的堂姐吴永琳虽然有些难受,但还是一脸笑容的调笑着吴明和酒井法子。 闻言,酒井法子脸色顿时一红。 吴明则是有些无语的看着堂姐,无奈道:“你不是一直在我们面前自称女强人么,哪还用得着我这个弱小孩来关心你啊。” 吴永琳一下子停顿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吴明,显然她的确这么自夸过。 吴明见她这样,脸上微微一笑。旁边的堂哥吴永哲也是噗嗤一笑,显然也对自己jiejie吃瘪很是开心。 ------------ 第八十章回乡 一小时后,车队已经完全离开了城镇地界。两眼望去,四周是一望无垠的田野。偶尔只能看到一些木头制的屋子,不像刚才还可以看到一些现代建筑物。 随着车队的经过,身后扬起一条长长的土龙,煞是壮观。 同时也引起了偶尔在道路两边行走的人们驻足观望,贫困的农村地区里可是难得见到这样的大场面。 这时,受不了的吴永哲不由得抱怨道:“阿明,你们这的路也太难走了吧,比香江那边农村的路要差太多了。” 闻言,吴明也只能苦笑道:“你不能拿这和香江比啊,毕竟香江已经发展了这么久,这里才刚刚开始发展呢。要是换作二三十年前,香江比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好这次坐的是越野型的吉普车,比较适合在这种道路上行走。要是换成你们在香江坐的那些小轿车,那就更难受了。” 吴永琳也是一脸抱怨,说道:“可我们可是要在这里待半个多月啊,而且听爷爷的意思,以后可能还要经常到这边来过年祭祖。每次都走这么颠簸的路,实在太难受了。” 让习惯了水泥大马路的人一下子走在这样的路上,的确有些为难他们了。 就连吴明这个本地人都有些不适应,毕竟前世他小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离开村子太远过。后来要出村上初中的时候,这条大路也已经被政府修成了水泥马路。 吴明笑了笑,说道:“你们放心好了,这件事明年之前就会解决的,等下次你们再来的时候,这里就是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马路了。” 吴永琳闻言,有些诧异地问道:“怎么下次来就不一样了?” 其他人也是好奇的看着吴明,想知道怎么回事。 吴明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在香江的时候,我爸就已经说过这里的路很难走了。经过大爷爷、伯父和我爸的商量之后,他们决定要为家乡捐建一条水泥大马路。” “真的啊!” “太好了!” 吴永哲和吴永琳都不由得惊喜的叫了出来。酒井法子也是一脸的喜色,显然她也不想下次再走这样的道路了。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吴明一行人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呕!” 一下车吴永琳就靠在一旁的大树下呕吐了起来。另一辆车上的伯母沈倩莲连忙跑了过来帮忙拍打抚摸她的后背,想让她好受一点。 这时候,大爷爷在大伯的搀扶下走下了车子,遥遥望着田野深处的一片小村庄。 “我终于回来了,二十六年,整整二十六年啊!我吴建华终于又回到家乡了!” 大爷爷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随着话语说出口,情到深处,大爷爷两眼不由得老泪纵横。 良久之后,大爷爷才在伯父吴秉文和爸爸吴秉安的安慰下停止了哭泣,只是从他那一双红彤彤的眼睛可以知道他对家乡那深厚的感情。 “是老头子我有些失态了,浪费大家的时间了,我们赶紧回村子上吧!” 说完,大爷爷便在伯父的搀扶下当先往前走去。其他人见了,也是连忙跟着大部队往前走去。 至于那几辆吉普车因为小路太狭窄开不进去,放在路边又不安全,只能让那几位省里派过来的司机开到村里以前的生产大队那去。 因为已经快过年了,人们都在家中忙着准备各种事物,所以一路上都没怎么见到人。 “阿明,看来不止大路要修,这条小路也得修一修。” “是啊,我们还从没有过这样的路呢!” 看着眼前泥泞的小路,宽不到两米,有些地方更窄,平时也就手推车和自行车可以通过,上面还有清晰的车痕,吴永琳和吴永哲便不停地抱怨了起来。 吴秉文眼见其他人都没说什么,就自己的一对儿女在这里丢人现眼,不由喝斥了一下。 “就你们两个人多事,你看小明比你们两个小这么多,都没叫苦。你们两哪还有脸叫苦叫累。” 眼见父亲就要发火了,吴永哲和吴永琳立即闭起了嘴巴,不敢再多说什。 一旁的伯母沈倩莲也不好为女儿和儿子辩解,毕竟两人的表现和侄子吴明比起来的确有些不堪。 大爷爷倒是为两人说了几句公道话。 “好了,秉文,不要再骂了。他们以前没怎么受过苦,这次有理可原。以后让他们多锻炼锻炼就好了。” “知道了,爸!” 吴秉文见父亲发话了,只好停止了想要继续教育儿女的冲动。 随着谈话的结束,一行人已经完全走过了田野,到达了村子里面。 这时候的乡下,大部分都是木质的大屋子,连小平房都很少见。祖孙三四辈一大家族的人都在里面住着,少说也有五六个,多的都有十几个人挤在一栋木屋里面。 哪像前世,人们有钱之后都在老家建起了小楼房。 吴永哲、吴永琳都是好奇的看着周围的木屋,香江虽然也有农村。但都是小平房之类的砖头房子,他们两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大木屋。 吴永哲拉了拉吴明,说道:“阿明,你们这住的房子倒是挺不错,比起香江那些农村要好多了。” 吴明微微一笑,回道:“香江毕竟面积有点小了,内地虽然人多,但地方也大,自然要比香江的农村要宽敞许多。” “你们看,好多人都在看着我们呢!”吴永琳小声惊呼道。 吴明转头一看,只见许多村民站在家门口伸头看着自己一行人,甚至还有些村民一直跟在他们后背,显然他们对自己这帮人的来历很好奇。 吴明这一行人可是足足有二十几个人,而且个个穿着整齐、打扮得体。其中几个人明显就是在做护卫工作,显然吴明一行人中有大人物在。 往前数的十几年里头,他们这个小农村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个架势,接待过这样的大人物。 就算有大官下乡,也都是到镇上周边的几个村里视察,不会到他们这个偏僻的小村子上来。也难怪他们会这么惊奇了。 ------------ 第八十一章故乡的人 随着吴明一行人的深入,跟在吴明等人身后的乡亲也是越来越多。不过这部分人都是前村的,都姓黄,与吴明一家并不怎么相熟。 直到进入了后村吴姓的地界,终于有人从吴秉安和李凤夫妻俩的面容,以及吴明等人行进的路线猜出了吴明一行人的身份。 “你,你们两个是阿安和阿凤么?”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向吴秉安和李凤走来,有些迟疑的问道。 这位中年男子长相憨厚,有着中等身材,穿着一件大棉袄,戴着一项老旧的风雪帽,手上长满了老茧,一看就知道是经常下地干活给磨练出来的。 保镖们见这人似乎认识自家老板的父母,身上也没带着武器,也就没有阻拦他。 听到有人叫自己夫妻俩,吴秉安和李凤都停下脚步,转头抬眼望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向自己夫妻二人走来。 “这不是阿刚么,这么久不见,真是想死我了!” 吴秉安直接迎上前,一拳捶向中年男子的胸口,满脸笑容的说道。 李凤也是走上前,脸带微笑地打招呼,“阿刚,好久不见了!” 听到吴秉安夫妻真的回应自己了,阿刚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大声叫道:“真的是你们啊!” 吴秉安笑着回道:“当然是我们了,不是我们还能是谁?!这才两年不见,你就不认得我们了!” 闻言,阿刚摸了摸头,脸上露出有些不好意思的神色,说道:“这还不是你们两变化太大了么,现在你们穿成这样,我可是生怕是认错人了。” 虽然吴秉安和李凤这两年容貌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他们现在穿着整齐、打扮得体,浑身散发出来一股精英人士的气质。 已经和以前的他们截然不动了,也难怪后面跟着那么多人,居然没有人认出他们。 这时,吴建华也走上前来,问道:“阿安,这是谁啊,你介绍介绍。” 吴秉安拍了拍额头,笑道:“你看我,光顾着叙旧,都忘了介绍了。” 说完吴秉安拉着阿刚,为他一一介绍了起来。 “这是吴志刚,是来根叔的小儿子,大伯你离开的时候,他才四岁,估计都不记得他了。” “阿刚,这是我大伯吴建华,就是我以前经常和你说的那位。” 闻言,吴志刚顿时恭敬地向吴建华问候道:“华叔,您老安好,我爸经常和我提起你,说您的好呢!” 吴建华哈哈一笑,说道:“经常提起我?是经常骂我吧,小时候我就和他经常打架,他还会那么好心在儿子面前说我的好!” 吴秉安继续往下介绍。 “这是我堂哥,吴秉文,你小时候估计跟他一起玩过。” “这是我堂哥的老婆,沈倩莲,他的儿子吴永哲,女儿吴永琳。” 吴秉文一家也是纷纷和吴志刚打招呼。 经过一番介绍后,吴志刚笑着说道:“华叔,阿文哥,阿安,我们赶紧回去吧!相信大家要是看到你们回来,非乐疯了不可!” 说完,一大帮人就继续向里走去。 同时,一直跟在吴明等人身后的乡亲们也都知道了他们的身份,知道吴秉安带着大伯一家人回乡来了。这个消息也从这群人中快速向整个村子里的人传播开来。 没多久,吴明等人就来到了吴明的大伯吴秉平一家的门前。 这栋大木屋是吴家的祖屋,本来是属于家中的长房吴建华一家的,但因为他们一家早年就去了香江,所以分给了吴秉平。 “哥,我回来了!” 一到达目的地,吴秉安就迫不及待地呼唤了起来。 吴秉平和妻子王莉萍正在屋里商量着事情,突然传来的呼唤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这是弟的声音,弟他们回来了。” 吴秉平惊喜的叫道,然后冲出了房间。 在大堂相遇的两人激烈的拥抱了起来。 “哥,不止我和阿凤她们回来了,大伯和他们也回来了。” 吴秉安擦了擦眼角的眼泪,笑着说道。 吴秉平被这个好消息再次砸晕了,大声道:“真的!” 吴秉安点了点头,带着吴秉平与吴建华等人相见。 …… 晚上,吴家祖屋中。吃完了一顿团圆饭后,所有人分成了两堆,一堆是由吴建华和他以前的老兄弟们组成的,另一堆则是吴秉安、吴秉文、吴秉平这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组成的。 吴秉平看着吴秉安,问道:“弟,看你现在这幅行头,你在香江过得应该还不错吧?” 其他人也是纷纷好奇的看向吴秉安。 吴秉安微微一笑,回答道:“还不错,我现在在香江过得还可以,算是小有成就了。” “堂弟,你就别谦虚了。”吴秉文这时候插了话,他看着众人将吴秉安的底细全都抖了出来。“你们是不知道啊,阿安现在在香江可算是鼎鼎有名了,随便问一个人都知道他这个新晋富豪。他现在每个月可以赚到这个数。” 说完,吴秉文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千?”有人猜测道。 因为他们这个村比较贫困,一年也就赚个一百块钱左右,再加上这时候信息不发达,每个月三千块钱在他们看来已经很多了。 吴秉文闻言,顿时使劲摇了摇头,道:“太少了。” “三万?”又有人猜测道。 吴秉文还是摇了摇头。 吴秉平因为和吴秉安有书信来往,所以对于香江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于是,他迟疑地说道:“三百万?” 吴秉文依旧摇了摇头,说道:“还是太少了。” “这,这还太少了。”所有人都吃惊的说道。 吴秉文笑了笑,说道:“阿安现在每个月可以赚三千多万元,还是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有五千万元,这还是官方的汇率,要是在黑市就更高,足足可以换到上亿元的人民币。” “弟,这,这是真的么?” 吴秉平问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吴秉安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所有人顿时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看着吴秉安。 经过一番讲解后,他们可都知道了上亿元是什么概念。他们整个昌南市的一个月的生产总值也就比这稍微多一点。他吴秉安一个人赚的钱居然可以和一个市的人相当,这让怎么他们可能不感到震惊。他们终于知道了一个人可以富裕到什么程度。 ------------ 第八十二章修路 见所有人都被自己说出的话,惊得是一愣一愣的,吴秉文的虚荣心顿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虽然那么有钱的不是他,但也是他堂弟不是。 坐在一旁的沈倩莲和吴永琳、吴永哲都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和父亲,他们还从没见过吴秉文这么轻浮的样子。 吴永哲一脸惊讶的表情,说道:“姐,我才从没见过爸爸还有这么一副样子呢,以后他要是想教训我们,我们就可以拿这次的事情来反驳他了。” 吴永琳也是嘻嘻笑道:“是啊,终于好不容易抓住了爸爸的一次把柄,可不能轻易放过他。” “你们两个,呵呵!” 沈倩莲好笑的看着自己的儿女在商量下次怎么应付自己的丈夫。作为枕边人,她自然知道丈夫一直对家乡念念不忘,这一次他终于得偿所愿了。 本来按平时吴秉文稳重的心态是不会这么装哔的,但离开家乡的时候,他已经十六岁明白事理了。 好不容易回一次家乡,心中的情感顿时喷涌而出,让他一下子感觉年轻了二十岁,所以才会想要显摆一下。 毕竟连项羽这种大豪杰都难免说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这样的话,更何况吴秉文呢! 感觉有些不过瘾的吴秉文,又抛出了一个猛料。 “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堂弟可不只是有这么点本事哦!” 有人好奇地问道:“阿安还有什么本事啊?” 吴秉文看着说话的那人,呵呵一笑,说道:“二狗,阿安最大的本事,就是生了个好儿子” “别叫我二狗,我有大名,叫我吴丰材,以后叫我阿材。” 被称作“二狗”的那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人叫出多年前的小名,多少有些难为情。 “阿安的儿子不就是小明么,小明又怎么了?” 吴秉文得意的笑了笑,回道:“你们是不知道啊,小明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本事可不小,他开了一家漫画出版社和一家游戏公司。 漫画出版社就是专门出版那种和连环画差不多的图书,游戏公司说了你们也不懂,我也就不多说了。 这两个公司啊,总共才创办不到半年,就已经赚了五千多万美元啊。以后每个月赚的不比阿安那个公司少。” “嘶!” 众人再次倒吸了一口凉气,都被惊呆了。 吴秉平惊呼一声,然后看向吴秉安,问道:“弟,这是真的么?” 吴秉安自豪地笑了笑,回道:“不错,这都是真的,小明那小子以后可比我要厉害多了。” 得到了吴秉安的准确答复,下面顿时炸开了锅。 “这也太厉害了吧,小明这才多少岁啊!” “是啊,要是小明长大了,那不是要像电视里面说的那样,富可敌国啊!” “我们吴家村祖坟冒青烟,总算要出一个大人物了!” …… 第二天,往日里颇为平静的吴黄村,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吴明让保镖们和省里派来的那些随行人员,去把他们带来的礼物从车上搬进了村子。 昨天之后,吴明一家发达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吴黄村,现在他们带来的礼物还能差么!村里的乡亲们一听有礼物,都是浑身带劲,跟着上去帮忙。 同时,已经从省里得到有香江华侨富商回乡过年消息的镇政府领导们,一大早就都找上了门来。 吴家祖屋中,吴建华带着吴秉安、吴秉文、吴秉平坐在大堂中,和这些领导们聊着天。 一上来,这些镇领导们就挑着各种好听的话语恭维起吴建华等人。他们可是从省里知道了吴秉安等人的身份,这里面可是有亿万富翁,随便从指头缝里露出一点,都可以让整个三江镇发展迅速了。 这些人的领头是镇委书记关兴昌,是一个长相精干,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这个年代的领导终究还不像后来那么会扯皮,比较注重实干。跟着吴建华等人说了一会儿,关兴昌就忍不住了。 他笑着说道:“吴老先生,客套话说了这么多了,我也就不卖关子了。诸位一路走来,应该也看到了。 咱们这里虽然靠近市里,但不是市里重点发展的区域。所以还是很贫穷,人民过得很苦啊! 今天我们来呢,就是希望能从诸位手中拉一些投资的,发展一下我们镇里的几个企业,让大家能够过上好日子。” 吴建华摇了摇头,说道:“这次可能要让众位领导失望了,我们已经决定好了一个项目,恐怕没有多余的资金花在其他方面上。” 关兴昌等人闻言都非常诧异,想不到吴建华等人才刚回来,就已经看上了一个项目。 关兴昌疑惑的说道:“吴老先生,你们看上了哪个项目,可以说出来啊,我们也好帮您牵线搭桥。” 吴建华笑了笑,回道:“这个项目还真得诸位多费费力。不知道诸位听没听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 关兴昌闻言惊讶道:“我虽然没听过这句话,但从字面上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难道吴老先生你们准备为家乡修一条路。” “不错,交通便利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不管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兴建工厂,首先要交通便利。 交通蔽塞的话,有东西运不出去,卖不出去,还是不能致富的。 而我们在来的路上发现你们这里的路况太糟糕了,居然连一条正经的水泥路都没有。” 吴秉文替父亲解释道。 闻言,关兴昌等人都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不是我们不想修路啊,实在是修路的花销太大了,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万,我们实在是负担不起啊。向市里反映了很多次,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这一帮领导人又不是傻子,虽然他们之前还没听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但肯定都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对于这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想修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马路,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镇里根本没那么多钱去修路。 市里看重的又都是那些有着各种工厂的乡镇,而不是三江镇这种专门生产各种农产品的小镇。他们又不可能变出一条马路来。 ------------ 第八十三章萝卜腌菜 对于市里为什么不拨钱给关兴昌等人,吴秉安等人也能够理解。市里肯定要先发展那些能够带动经济的地区,而不是三江镇这种没有任何优势,很难发展起来的地方。 吴秉安笑了笑,说道:“我们能够理解你们的难处。” 关兴昌回道:“你们能够理解,那就太好了。不过你们真的准备出钱修建一条马路么?” 显然他们对这件事还是有些怀疑,毕竟那可是要花几百万元人民币,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吴秉安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这件事自然是真的。我在香江赚了不少钱,几百万我还是出的起的。现在家乡需要我的帮助,自然是义不容辞。”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次好不容易衣锦还乡,吴秉安、吴建华、吴秉文自然都想在家乡留下点什么。不说青史留名,起码也要在家乡留下一些记号。 “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代三江镇的所有人民感谢你们的帮助。以后三江镇要是能够发展起来,全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关兴昌激动地握住了吴秉安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接着,吴秉安将自己和大伯商量好的修路计划说了出来。 “我要修炼一条从市里直接通往我们镇上的大马路,所以这件事还需要关书记你去和市里好好沟通一下。” 关兴昌笑道:“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把准备工作做好的。” “对了,我们还要修建一条从大路通往我们吴黄村的马路。我听他们说土地不允许随便转手买卖,这个也要请关书记帮一帮忙,将修路的土地帮我们批下来。”吴秉文插嘴提醒道。 关兴昌连忙摆了摆手,回道:“这没问题,你们为家乡贡献这么多,这点小事自然不算什么。” 这时,吴明背着双手悠哉悠哉地走了过来。 吴秉安为关兴昌等人介绍道:“这是犬子吴明。” 关兴昌眼中一亮,大声说道:“原来这就是吴先生您那个传说中的天才儿子。您实在是太谦虚了,我可是从江书记和白省长那里听说了您儿子的事迹了,果真不愧是虎父无犬子啊!” 然后关兴昌和其他人大肆称赞起了吴明,当初从省里知道吴明的经历之后,关兴昌等人都是目瞪口呆,从没想到这个世上居然还有这么妖孽的孩子。在吴明这个年纪的时候,他们都还在田里玩泥巴呢! 在爸爸吴秉安那里得知了关兴昌等人的身份之后,吴明眼珠子一转,心中有了主意。 吴明微微一笑,说道:“关书记,我有句话说了你可能不高兴。” “什么话?”关兴昌疑惑地问道。 吴明笑着解释道:“我们三江镇最多的就是蔬菜,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就算公路修好了,你们也很难拉到多少投资。” 听了吴明的话,关兴昌等人顿时沉默了。 沉思了一会儿,关兴昌沉声说道:“我们都知道三江镇的劣势,所以今天才会找上门来。不过现在你们要为家乡投那么多钱修建一条公路,我们也不好意思再找你们拉投资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如果以后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厚颜请求各位再帮一帮家乡了。” 吴秉安立即说道:“关书记这是什么话,难道家乡有困难,我们还能不帮么?” 说完,吴秉安还瞪了吴明一眼。 吴明嘴角一歪,笑道:“难道爸你还能一直给家乡当保姆不成。” 不等吴秉安反驳,吴明继续往下解释了起来。 “我知道关书记你们应该想要在三江镇建立一些重工业,不过三江镇自南宋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在工业方面一直是弱势,就算有我爸的投资把工厂建立起来了,估计也没什么前景。 而且因为重工业的污染太大了,真要是成功了的话,家乡就要从现在的蓝天白云,变成屡“禁”不绝的十面“霾”伏;从清澈见底的条条小溪,变成恶臭阵阵的黑水沟。现在的青山绿水都会被牺牲掉。” 说着,吴明又看向吴秉安,问道:“难道爸你想我们美丽的家乡变得和那些污染严重的地区一样么?” 吴秉安沉默了,他现在也是见多识广了,自然知道一些地区为了发展污染有多严重。 关兴昌见到这幅情景顿时急了,以后三江镇的发展可还要多仰赖吴秉安,要是吴秉安真的被说服以后不投资了,那就亏大发了。 关兴昌辩解道:“可是要想经济发展,就要牺牲一些东西啊,总不可能让乡亲们这么一直贫困下去吧!” 吴明呵呵笑道:“所以,才需要关书记你的大力帮助了。” 闻言,关兴昌脸上露出诧异的表情,显然想不到吴明有什么事需要他们的帮助。 “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不违法犯纪,我们都会尽力帮你完成。” 吴明呵呵一笑,回答道:“不是什么大事,我在市里吃过我们这里出产的萝卜腌菜,感觉味道非常好。” “这是自然,整个赣江省,我们这里的萝卜腌菜的味道也是排在最前面的。”关兴昌骄傲的说道。 “三江口萝卜腌菜”源于宋代,久负盛名,素有“一斤腌菜一寸金”之誉。是赣江的传统特产,在唐朝时还是贡品。 在原本的时空中,因为风味独特,方便实惠,可直接食用,是居家旅游的小吃佳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香江、东南亚、鹏城、魔都、京城等各大中城市。 现在只是因为内地还太穷了,所以这个特产才没什么销路。等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来了,自然可以非常畅销。 既然家乡有这么一个优势项目在,吴明自然不会让其他人带歪了三江镇的发展。毕竟前世因为没有自己等人的发迹,所以关兴昌等人没办法发展重工业。要是因为他的关系,关兴昌等人将重工业发展起来了,使得家乡污染严重,他的罪过就大了。 ------------ 第八十四章农产品加工 在原本的时空中,三江镇就是一个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集贸市场规模居全省乡镇级之首,年集散蔬菜50万吨,年交易额将近5亿元,尤以三江口多味萝卜腌菜闻名。 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吴明自然想要家乡以后依然往这方面发展,虽然在内地没什么销路,但可以在他的帮助下销往海外嘛。 吴明微笑着说道:“三江镇的萝卜腌菜味道这么好,其他的土特产味道也差不到哪去,以后还可以开发一些泡菜之类的新菜品。所以,我决定在三江镇投资建立一家大型农产品加工厂。这样的话污染很小,带动的经济利益却很大。你们也就不用为拉不来投资而烦恼了。” 闻言,关兴昌苦笑道:“原来这就是你的主意啊,可是就算加工厂成功建立了,也卖不出去啊。我们以前也不是没打过这方面的主意,却都完全失败了。华夏有名的土特产太多了,我们的萝卜腌菜虽然也很有名,但也就排在中等行列,根本没什么销量。你的想法完全行不通。” 其他政府人员也是纷纷规劝,让吴明不要再打这方面的主意了。华夏才刚刚改革开放,到处都穷的叮当响,哪有多少闲钱买这些特产,建一个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厂完全就是自找死路。 “小明,你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还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不要让关书记他们干着急了。”吴秉安呵呵笑道。 终究还是吴秉安了解儿子,知道他如果没有把握,根本就不会将这件事提出来。 闻言,其他人都是好奇地看着吴明。 难道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销量不足的问题? 吴明微微一笑,说道:“我既然想要投资这个行业,自然是做过调查的。你们说的情况我都知道,你们的担忧我也明白。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我可从来没有说过加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在内地销售,这些产品我都是要卖到港澳地区,甚至海外去的。” 听了吴明所说的话,关兴昌迟疑地说道:“可是海外的销量能好么,他们那些外国人能吃得惯我们的这里的萝卜腌菜?” 吴明微笑道:“这你们就放心好了,就算外国人不喜欢吃,但有港澳地区六百万的人口打底,最起码也不会亏损不是。 我和爸爸的公司经常会在过节的时候,发送一些小礼品给手下的员工。建立加工厂以后,我们都会将那些小礼品换成你们这的农副土特产品。这部分的销量就足以让这个加工厂收支平衡了。 而且不久之后,我家就会在香江建立连锁超市,到时候指定从你们这里进货,你们完全不用担心销量的问题。” 自从多乐玩具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之后,mama李凤因为能力不足,已经完全cao控不住公司里的业务。 所以她将公司里的所有职位都辞去,回到家中一边带小孩,一边努力充电看书习字,还经常去大学旁听学习经商管理。 mama的努力,吴明自然是看在眼里。既然李凤不想安心待在家中过着贵妇生活,依旧想要出来做事,吴明自然要想些办法。 为了日后进军内地的零售行业,吴明早就想成立一家连锁商场,只是一直没有好的掌管人选,所以一直推迟着。 而零售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是比较简单的,不会让李凤太劳累。所以他就将一些连锁零售的观念传给了李凤,让李凤往这方面学习发展。 经过一家人的商量后,吴秉安也同意了吴明的意见,准备过年回到香江之后,就成立几家连锁超市让李凤去管理,就算亏了也就当成练手。 “真的,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还真有搞头。我们一直担忧的就是内地比较穷,生产之后没有销量。如果真能在香江卖出去,凭着我们这里萝卜腌菜的独特口味,我们自信一定能够成功的。”关兴昌激动地说道。 吴明微微一笑,回道:“自然是真的,关书记您完全可以放心,我可不会胡吹大气,不信你可以问问我爸。” 吴秉安点了点头,说道:“小明说的都是真的,以往我们的公司经常会给手下的员工发福利,只是以往都是从外面购买一些食用油、洗衣粉之类的生活用品。以后换成萝卜腌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至于连锁超市也是真的,我爱人这阵子一直在家闲着,她又是个坐不住的人,所以小明就想让她去管理连锁超市,也不会太累。”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乡亲们都会感激你的。” 得到吴秉安的确认,关兴昌激动的站了起来,不停地向吴明表示感谢。 吴明摆了摆手,说道:“关书记太客气,两年前我们才从家乡离开的,那时候我也已经懂事了,对家乡也是有感情的,区区一点小钱,完全不算什么。 这些天就劳您多费费心,挑选一些比较好的建厂地点,还有找出一些手艺比较好的师傅。过完年之后,我的手下就会从香江赶过来,到时候具体的事宜你们就和他们仔细商量。” 关兴昌一脸坚定的表情,保证道:“你放心好了,这可是三江镇难得的发展机会,我们一定会将你交代的这些事办妥的,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聊着聊着,就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mama李凤和两位伯母沈倩莲、王莉萍陆续端上了十几个菜。 见此,众人都停下谈话,都上桌吃起了饭。 下午吃完饭之后,吴建华、吴秉安、吴秉文等人,继续和关兴昌等政府人员商量修建公路的具体事宜。 直到临近天黑,关兴昌等人才告辞离去了。 对这些正事感到无聊的吴明,则是不再参合今天他们的谈话,而是带着酒井法子去找他前世的玩伴们玩去了。 因为得到了吴明带来的悠悠球、口袋妖怪宠物机、魔方等玩具,村里的小孩子们已经完全被收买,将吴明奉为了孩子王。 吴明则是带着酒井法子教导他们怎么玩这些玩具,看着那一张张依稀有些熟悉的面孔都露出了开心的笑颜,吴明就感觉这次回乡是非常值得。 虽然这一世恐怕他和前世朋友们的关系,再也不可能如前世一般。但能够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吴明心中就感到非常欣慰。 ------------ 第八十五章三江食品 这些天,吴明已经和父母带着许多礼品陆续拜访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和外公、外婆、舅舅、小姨、姑姑等亲人都见过了面。 对于吴明一家的归来,亲人朋友们都感到非常欣喜。同时,他们对吴明一家的发达也感到非常震惊。在知道吴明一家要为家乡修建一条公路之后,更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不过还好,吴明的亲戚大都比较淳朴,和吴明一家的关系并没有变质。虽然吴明一家发达了,但他们之间的相处还是和两年前一样。 即使有一些亲戚很想巴结吴明一家,想着从吴明家这里捞油水。但他们和吴明一家的关系以前就比较疏远,吴明一家完全不怎么搭理他们。 今天是除夕日,省里派来的随行人员早就被吴明给请回去了,保镖之中也只剩下几个没有成家的孤儿,大过年的可不好破坏人家一家人的团圆。 吃完年夜饭之后,整个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都从大屋中走了出来。吴秉安拿着打火机,将烟花点燃。 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许多许多,绚丽多彩。 “阿明,好漂亮啊!”酒井法子看着天上的烟花,拉着吴明的袖子,娇声说道。 吴明闻言点了点头,笑道:“这可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的,当然漂亮了。” 整个吴黄村的村民,都被烟花的响声吸引了。以前吴黄村可没败家子有闲钱买烟花回来放,他们还真没怎么见过烟花。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他们都纷纷从屋中走了出来欣赏。就连附近归属于一个生产大队的几个村子,都被这次的盛景给吸引住了。 这些天,吴黄村有大富豪回乡过年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三江镇。看到这次盛大的烟花演出,所有人都只能纷纷感叹,吴黄村出了了不起的大人物。 烟花放完之后,所有人都回到了屋中。 吴永琳看着电视机,换了几个台都没有中意的节目,不禁叹道:“好无聊啊,内地的这些节目真没意思。” 吴明闻言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也没办法么,内地封闭了这么久,没和外面接触,节目都比较偏向说教,当然不好看了。” 可惜中央台的春晚还要再过三年才会出现,要不然就可以看春晚了,吴明在心中暗暗想道。 …… 时光一晃而逝,眨眼之间,吴明等人就在家乡度过了元宵佳节,霍健宁也带着一大帮助理从香江赶了过来。 这么多天,关兴昌早已经将修建公路的事情上报到了市里,市里又上报到了江老和白老那里。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省里的官员们一致决定要好好促成这件难得的大好事。 而且,为了感谢吴秉安、吴建华、吴秉文等人的帮助。 他们决定将从市里到三江镇的这一段公路命名为“文安大道”,中间的一座桥梁命名为“建华桥”,通往吴黄村的那条小路命名为“建华路”,可以说是给足了吴秉安三个人的面子。 同时在关兴昌等三江镇官员的积极动作下,市里也将农产品加工厂的批文给批了下来。 一开始因为在内地建立工厂,里面必须要成立工会和党支部。霍健宁担心这会出问题,还想和政府继续扯皮。 不过吴明摆了摆手,让霍健宁不要纠结这些。别人不知道,他这个重生人士还能不知道么,华夏的工会和党支部完全就是个摆设。 前世,改革开放那么久,吴明也从没听说过那些工会、党支部起作用的,以后把他们扔在一边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由于这年头外资还不能在内地成立独资企业,所以吴明只能选择合资的方式。 而且因为79年已制订了合资企业的相关政策,虽然允许海外的公司在华夏投资,但是华夏企业需要占合资企业的控股权。 所以吴明的星辰控股出资两百万元人民币占49%的股份,政府方面则是以厂房和地皮入股,占51%的股份。 不过吴明也不会让政府一文不出就白占便宜,那些厂房和地皮可不值两百万元。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吴黄村所属的生产大队必须占有三江食品一定的股份,也算是他让利给家乡的乡亲们。 最后,星辰控股占49%的股份,镇政府占35%的股份,吴黄村生产大队占16%的股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政府这边的股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