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飞浪风云在线阅读 - 第38章 首访乌克兰

第38章 首访乌克兰

    春日里,一片蔚蓝色的天空,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

    苏联莫斯科红场一侧的青石板路上,缓步走过来4男1女。

    带路的黄头发蓝眼睛,娇小俏皮的女孩,是专程从乌克兰扎巴罗热市赶来的柳芭。

    四位中国男人正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其中的中等身材,穿着西装外罩卡其色风衣,神采奕奕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厂长曾卓林。

    旁边个头稍矮,圆圆的脸,一本正经的,即夷城电子局的邢副局长。

    那个瘦高个,留着小胡子。长长的脸上带着一副文雅的眼镜。他就是夷城电子二厂的副厂长姚洋。

    带着黑框眼镜,头发蓬松带卷,有点儿桀骜不驯的,便是夷城外经委的研究生俄语翻译洪均。

    这些平时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集聚成了一个奇怪的组合。

    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突然出现,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

    滨城开完中苏交易会的邢副局长,一上班马上找到了贾局长,细致地进行了汇报。

    沉稳著称的老邢,用缓慢的语调讲述着。

    “在外经委的安排下,见到了苏联乌克兰的一家大型录音机厂……”

    吴副局长立即好奇的问,“他生产录音机,怎么会对电视机感兴趣?”

    “是这样的,这家录音机厂的厂长看了电视机厂的资料。对各种彩电、黑白机,琳琅满目的品种,非常的惊奇。

    马上看着翻译,指着图片直叫“哈拉索!(好)哈拉索!”。

    “他们自已是想生产吗?”

    吴副局长疑惑的问。

    “嗯,还是听老邢慢慢说吧。”

    贾局长抽着烟沉静地说道。

    “他们的意思,就是想邀请中国的电视机厂,到他们那儿去投资,共同办个厂来生产电视机。”

    “哦!想在那边搞合资企业呀!”

    “翻译介绍,这家录音机厂在苏联也算是出名的。他们当场表示,希望中国专家去乌克兰考察。”

    “特别指着电视机厂的资料,说这个工厂很好。厂房也漂亮,生产线又先进。”

    “并通过翻译,再三询问。能不能请到这个工厂?

    又把两只手高高地举起来,意思是说苏联的市场很大,很需要这些精美的电视机。”

    “嗯!这个我相信。”贾局长显得很感兴趣。

    “乌克兰除俄罗斯外是最大的一个省。嗯!这件事儿很有意思。”

    坐在沙发上的吴局长,眨着眼。

    “这只怕风险很大吧!去那么远。现在我们是引进来,还没听说过国内工厂跑到国外建厂,更别说电视机厂啦!

    想都没想到过,有点异想天开。”

    贾局长倒不这么看,“嗯,这也难说,那边的市场大,又是傻、大、粗的家用电器。对我们新颖、先进的产品肯定是很稀奇的。”

    老邢继续讲道,“会谈完以后,他们那个黄头发大个子胖胖的厂长,还拉着我,讲了一些叽哩咕噜的话。”

    又用手按着图片,又往北方指,显得很高兴,很欢迎似的。”

    “看来是很青睐电视机产品,有必要派人过去先看一看。”贾局长点着头说。

    老吴摸着秃顶,挠了两下。

    “这事有点玄,真是把电视机搞过去卖了,钱怎么拿回来,不能拿卢布回来吧?”

    他把两手一滩。

    “又不可能进行美元交易,难道把他们什么石油啊!什么地毯呢?那些易货的小东西拿回来我们卖吧!”

    “老吴啊!不能这么看,应该说苏联很多大宗商品中国用得着,得去了解一下才清楚。”

    对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思维的老吴,还是摇着头。见贾局长这么感兴趣,也不好多说。

    极其精明的贾局长突发奇想,若这事能进行得下去,由局里直接控制的话。这可是一件吸引市里眼球的好事,也可消除彩显管出现的阴影。

    如若局里不能运作,交电视机厂搞,把电子二厂这个包袱就甩给曾卓林,岂不一举两得。嘿!行。

    有点激动的贾局长拿着半截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猛地转过身来说,“我们接受邀请,先去全面了解,说不定。还能抓住点机会。”

    对新路子非常敏感的贾局长,已经下了决心。

    “哦,对了。”

    老邢也跟着站了起来。

    “分手时,鲁副主任给我说,这次本来是通知电视机厂去滨交会。要我回来后把这个消息告诉曾卓林。

    而且老毛子又是指名道姓的,要邀请电视机厂厂长。”

    贾局长果断挥了一下手。

    “别听他们外办的,就局里派人带队。电视机厂去一个人。电子二厂嘛,也去一个人。”

    吴副局长身子朝前一倾,怀疑地。

    “这不成吧,电子二厂已奄奄一息了。正商量怎么处理呢?他们去干什么?也起不了作用。”

    贾局长脖子一挺,“他们不是还有5寸半小电视这个品种吗?”

    “哎!别提了,搞了这么长时间,稀稀拉拉的,在国内都卖不动。何况电视机厂那个飞浪小电视也整出来了。”

    老邢也在旁边说。“也是,这些产品,电视机厂都是手到擒来,到底基础不一样了。”

    说一不二的贾局长把手一摆。

    “乌克兰这件事,我会全盘考虑的。”

    他正为自己的突发奇想感到很得意。

    接着又说。

    “就是缺一个翻译,我去找外经委派一个像样的。就这么定啊?嗯!”

    知道拧不过这个执着的老大,老吴说:“局里谁去好?”

    贾局长把他们两人望了一下。

    “老邢前期接触过,老邢去!”

    邢副局长有点突然,“我去,恐怕……”

    “就你去,由电子局牵头,组成这个代表团。

    记住,从现在开始。到苏联这件事,就由电子局主导。”

    两个副局长都瞪着眼,茫然的望着这个说一不二的局长,也没理解清楚是什么意思……

    莫斯科红场边,沿着古老条石铺成的路,大家兴致勃勃地走着,姚洋抬头把眼镜一扶,发现了耸立的三座高塔。大声说道,“这不是克里姆林宫吗?”

    他立刻急步向前。两只手往上一抬,像个老鹰似的,昂着头大呼了一声。

    “啊!克里姆林宫啊,终于见到你的真面目啦!”

    众人停住了脚步。目不转睛地仰望着这雄伟、壮观、绚丽的古建筑。”

    耳畔响起了柳岜“叽里咕噜”声音……

    洪均迅速的翻译着。

    “他说这个伟大的建筑,不是苏联修建的。十五世纪就有啦!是沙皇修建的。

    老邢和姚洋马上拿出了照像机,不停地拍着照……

    “这红场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嘛!”

    老邢自言自语地说。

    曾厂长向四周眺望了一下。

    “好像只有天安门广场五分之一吧!

    听说是被拿破仑的军队纵火燃烧后,又扩大规模修建的。”

    这时姚洋又用脚蹬着地。这个朱红色的条石挺有意思啊,油光瓦亮的。”

    柳芭走上前来,用她白皙纤细的手,向不同的方向指,向大家介绍着。

    洪均急忙翻译到。

    “她是说,北边是国家博物馆。东边是古姆,也就是国立百货商场……”

    看来洪均俄语研究生没白学,翻译的挺快。

    柳芭甜润的声音又起。

    “南面是瓦西里升天教堂。”

    大家一看。红砖砌成的教堂,穹窿顶金光闪烁,挺有风味,这算是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典范吧!

    她又说,教堂的下面就是莫斯科河。这个红场就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红墙的中部,就是检阅台。

    姚洋眯着眼插话道,

    “这个红场知名度远远大于我们天安门广场啊!”

    有对军人敏感的曾厂长,突然听见军人有节奏的脚步声,立即发现右侧方向,两名苏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正步,举着步枪,正往观礼台方向走来。

    大家的目光都被深深吸引住了。

    立即判断到,这是到列宁墓地去接岗的。大家的视线,随着卫兵移动。兴趣盎然地观察着苏联军人的风釆。

    曾厂长提议,“我们去瞻仰伟大导师的遗容吧!”

    老邢马上咐和,“对!是得看看。”

    姚洋也跟着说:“保存了几十年还完好呢,应该看看。”

    柳芭好像不太乐意,说了一句话。

    三个人望着洪翻释。

    洪均把嘴一嘟,“她说有什么好看的?”

    说着就咧起嘴笑了起来。

    众人不解,面面相觑。

    这漂亮的苏联女孩,怎么这样说话呀?

    半年后大家才明白。当时这个时候正面临苏联巨变,这个超级强国的人心已开始涣散。

    曾厂长拍了老邢一下肩,坚持地,“走!我们自已去看”

    大家便朝前走去。

    柳芭一个人留在了原地,极其不解,茫然地望着他们……

    开往扎巴罗热市的火车上,正在包厢里眺望窗外景色的曾厂长,深有感触地说。

    “这一望无际黑油油的土地,不愧是欧洲的粮仓,能长多少粮食啊!”

    老邢还在摆弄着新照相机,随口说道,“开天辟地当了回跨国投资人。”

    又仰制不住内心的忧虑。“我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呀!”

    一向稳重有余的老邢。看来压力还不小。

    来前已经做足功课的曾厂长,向他建议到。

    “既是投资方,事先应提出考察要求,对方是计划经济,容易按步就班,还是得主动出击,牵着他们走才行。”

    “嗯!有道理。”

    “其他的你都清楚,难度最大应是稳妥的结算方式。找到国内紧缺的大宗物资。

    刚才我已告诉洪翻译,找柳芭摸摸他们的情况……”

    “嘿!有意思,真有意思。”

    洪翻译、姚洋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

    你看这车厢和我们国内完全不一样,我从头走到尾走了个遍,全都是卧铺。这两人包厢就占了一半。

    这眼镜翻译,自出国以来一直都很亢奋。

    你看车厢里的服务员,都是苏联老太太。

    姚洋反驳道,“你看走眼哪,她们就是胖了一点。我看脸上的皱纹,也就是四、五十岁。”

    倒是姚洋挺会观察的。这个人曾厂长熟悉。人很精明,喜欢抛头露面,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点精通。

    “对了,刚才我已问过柳芭,他们是重工业城市,大型企业不少,什么钢厂,铝厂,超高压变压器厂,还有轿车制造厂呢!”

    老邢正经八百地,“你们来得正好,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

    中方人员一到扎巴罗热,就尝到苏联人接待贵宾的礼节。

    刚下车,满头银发,身材魁梧的春天录音机厂的厂长——巴拉尼柯夫,满脸笑容的走在了前面。

    一下子展开了双臂,没等邢副局长醒悟过来,就被紧紧的抱住。

    活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

    训练有素的洪翻译急忙走上前去。

    “普里耶特乌有(表示欢迎)……”不停地说着。

    他兴致高昂,给中方人员都来了一个拥抱的见面礼。

    紧随后面的有皮肤白皙、气质高雅的总经济师柳德米娜,副厂长卡努尼科夫。都是喜笑颜开地和中方人员热情地一一握手。

    巴拉尼柯夫高兴地张开臂膀,面对大家,放声地高喊。

    “终于,等来了中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