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雪中送炭
李维两眼直盯着发出响声的方向,猛然看见,一推模糊不清的东西在他不远处的草丛中,汪!汪!地叫了两声,飞快地窜了过去,不久便消逝得无影无踪。 他深吸了一口气,嘿!一场虚惊,可能是流浪狗吧。马上转过身去,挺起了胸膛,大步地越过了边境。 迎着初升的太阳,他寻找到了蒙古国的边境城市苏赫巴托。 完全摸清了该地区铁路上的状况后,他没有片刻停留,迅速地赶到了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 终于,与先期从国内赶到的余华相聚。 一见面,历经千辛万苦的李维,马上就张开双臂和余华来了个乌克兰式的拥抱。 并激情昂扬地放声大喊:“终于胜利会师啦!” 中国驻蒙古国邱大使亲自接见了他们,并给予了鼓劢和赞扬。 在大使馆的热情帮助下,一切都变得相当顺利。 不久就得到了钢材车皮过蒙古国境内的好消息。列车还抵抗住了铁路沿线沙尘暴的袭击。 大喜过望的李维、余华,飞速的赶去了二连浩特,一直盯着钢材在该站换乘上了国内的列车…… 20天后,5000吨冷扎薄板完整无缺地运到夷城市火车货运站。 曾厂长等人闻讯赶到现场,大家指手划脚地,气氛热烈。 性急的杨宾,第一个走上前去。用脚蹬着捆得严严实实的冷轧薄板。 嘴里说着:“丝毫不动啊!” 又打趣道:“我们的党团员突击队可奈何不了啰!” 柳芸瞪着晶亮的眸子说:“你看这些宝贝,全是风尘仆仆的,日晒雨淋的还遭遇过沙尘暴。” 曾厂长健步走上前来,“北京到基辅的直线距离是8890公里。从扎巴罗热到夷城,这些宝贝真是名副其实的万公里长征啊!” 李维开心地呵呵笑着。 “厂里的巨头都来到了现场,和省金属材料公司的交货手续也已办妥,大笔货款已经到账。这下算彻底放心了吧!” 曾厂长有意提醒道:“你小子别以为这批货到手就算万事大吉了,大头还在后面呢。你们外经科得好好坐下来,形成国际化经营的规范管理。” “好勒!钢材用户们巴不得我们一批接一批呢!” 柳芸关心地问:“今后还是不是这家用户。” “哎,甩都甩不掉喽,听他们来的经理说,他们总经理一听我们货已到,高兴得和他们连夜喝庆功酒。 说我们厂办事规范,国外合资企业又有大钢厂作股东。特别的保险。所以当时就爽快地甩了500万定金。 我还听说,他们和俄罗斯的中间商做钢材生意,搞了些边角废料来凑数。让他们吃了不少亏。今后我们厂返回多少他全吞下。” “那好啊!”陈琦笑道。 “有了这第1次实战成功,所有的套路我们都摸清楚了。今后都可以源源不断的对发货了。” 杨宾徒然焦虑地注视着厂长,“得报告件突然发生的事,深圳的小薛打来电话,小电视的机壳告急。模具的使用寿命快到,已经压不了多少了。” 柳芸着急地说:“这可是件大事,除了我们第二批货就要跟上,老巴还跟厂长说过,要尽快签订2万吨钢材的大合同啊!” 陈琦问:“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怎么没听说?” “刚听小薛讲,原来那个通过贾局长的关系,从我们厂调走的宁佳。在深圳插了一杠子,偷偷地买通了模具商搞走不少机壳” 杨宾很烦恼地紧锁双眉。 “这个深圳个体户要那么多小电视机壳干嘛?”陈琦又询问。 “他们已跟老望搅在一起了。老望出钱她们生产。然后老望一伙人就在满洲里卖给俄罗斯人。都是拿局里的钱在做空手道。” 柳芸道:“是的,赵平打着局里公司的招牌在深圳做生意,赔得精光后本人倒了霉。公司就交给了老望,也搞小电视来挤兑我们? 说是开辟一条满洲里连接莫斯科的新战线,狂妄地说要和我们厂比高低呢。“ 陈琦鄙视地说道:“一些心怀鬼胎的人凑在一起,迟早都要崩盘。 我们何不马上就在深圳开发新机壳模具。” 杨宾摆了摆手,“上新机壳、新品种都在深圳进行,时间也要大半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曾厂长道:“现在配套的大部分元器件都在深圳采购。开发产品和模具也离不开深圳。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深圳绝对是个大通道。深圳工作必须尽快加强。” 杨宾举起了右手,“我同意,也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章舍走后,深圳工作只能加强,决不能减弱。 我和厂长议论过,电子二厂转过来的那条废弃的小生产线,何不废物利用,搬到深圳也可以消化一部分人。设个窗口公司,把深圳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起来,对厂里大为有利呀! “好啊!”陈琪立即表示赞同。 “这非常有利企业内部改革,搞活。” 曾厂长这时目光犀利,毅然决然地说:“我们工厂实质上已经是外向型企业。必需要有新的布局。 老杨这次到深圳,多工作一段时间。为迎接下一步的挑战和大量出口,形成夷城为基地,国外有企业,深圳有窗口公司,三位一体,为适应下一步工厂大规模的跨国经营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家无不为厂长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所佩服,都赞同地点着头。 “老杨赶去深圳后,当务之急把模具的事情弄清楚。” 几天来,为飞浪小电视机壳,曾卓林心里沉甸甸的,一直等着深圳的确切消息。 没想到惊喜从天而降,出现了一件使人难以忘怀的奇事。 这天,先是外办的鲁副主任打来了电话。 电话里他洋洋得意的说。 “乌克兰的留学生班已开学啦!我来还你个情,给你介绍一个尊贵的客人。你一定会高兴的。” 曾卓林调笑道:“你假公济私呀!这些还不是你们的正常工作。” “嗯,我跟你说吧。这是一个台湾同胞。你别小看哦!她可是赫赫有名的台湾炎黄电子集团的。而且是集团麾下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姓温,嘿!是个大美女,你就好好的接待吧!” 第二天,曾卓林就见到了这家台湾电子企业的女掌门。 吴副局长陪着她来到了工厂。曾卓林见后眼前一亮,心里暗自吃惊。 这个台湾温女士,高挑匀称的身材,俊俏的面容,体态优雅。一身素色打扮,举手投足堪比模特儿范。 在去车间参观的路上,不放过任何商机的曾卓林,细致地介绍着工厂情况。这位女总经理不时地问着话。 当谈到了乌克兰的合资企业,美女总经理感兴趣地问,“你们还在国外办了企业?” 曾卓林十分熟悉地介绍了一番。 参观完车间,刚带到会议室坐下。 温女士美目流盼,突然间双眼发亮,盯着众多电视机样品中的黑白小电视不放。 她用手指着小电视,目光一动也不动,“你们还生产这种红壳的小电视?” 曾卓林抿笑着说:“这种飞浪小电视,独联体市场非常青睐,还是乌克兰合资企业生产销售的主打产品呢!” 她一声没吭,径直的走到了堆放的各种样品前,两只纤细白皙的手,抱起了5.5寸黑白小电视,爱不释手翻来復去地看。 一下子又把小电视底朝天的翻过来,美丽的眼睫毛不断地眨着,期待地往前仔细的看着。 “哇!真的是呀!” 她喜上眉梢地呼叫着。 说着,就拿起了电视机要曾厂长看,只见底座上面有隐隐约约几个英文字母。 这个画着淡妆,清秀俊丽的女强人,显出了孩儿般的笑容。 指着那一行英文字,细声软语地呢喃着。 “对!上面的英文字母,就是我的英文姓名缩写啊!” “真没想到呀!这次来到大陆内地,在你们工厂见到了。” 她双颊微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曾卓林很是惊奇,赶快又凑上去看。 吴副局长打着哈哈。 “嗬!嗬!怎么这么巧啊?真是非常有意思啊!” 她恋恋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小电视机。“我们公司原来大量生产过,现在只生产彩电了。” 送这个美女总经理下楼时,她在台阶上逗留了会儿。眺望了下工厂整洁的环境。又想了一下,可能是对这个工厂印象还挺不错。 转过了身来嫣然一笑,用柔和清脆的声音对曾厂长说。 “我想起来了,公司原来还留下一套5.5寸电视的机壳模具。我回去后问一下,若是还在,可以送给你们。” 曾厂长听后欣喜若狂,好像上天在冥冥之中帮工厂一样。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第一次遇见这样的巧事。 在旁边站着的吴副局长,惊讶得半张着嘴,不住地点头…… 杨宾去深圳不久,就打回了紧急电话。他已经完全了解清楚。小电视的模具勉强只能压几千套塑料壳。 已别无他路,只能等温总经理的音讯了。 曾卓林十分着急的计算着温女士回台湾的时间。准备到时打她台湾总部的电话。 他手上拿的温女士的名片,温静茹,姓名和本人一样,美丽而大方。 真是雪中送炭,此举解救工厂于危难之中啊! 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 拿起电话,只听老杨着急而快速的电话声音。 “厂长,我刚才专门去宁佳那里了解情况,他说贾局长告诉她,要给她弄一套5.5寸的机壳模具,她非常地高兴。 我们要赶快下手啊,晚了就不行了……” 刚一放下电话,陈琦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盖着章的信函。 “厂长你看,这是在搞什么名堂?是峡电厂郭厂长派人送来的复印件。” 曾卓林接过信函。 陈琦不停地说着。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明了是赠送函。” 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赠送一套5.5英寸黑白电视机全套机壳给峽电厂,上面盖着章,是台湾温女士公司的印章。 曾卓林不由心里一紧。 陈琦气愤地大声叫道:“这天理何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