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跟踪追击
周末后上班的第一天,合资企业邢总经理等人走在路上显得格外精神。感觉到近几天真有点扬眉吐气。 一跨进办公室,乌方管理干部中的两朵花,喜形于色的拥了进来。 她们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着,弄得洪均应接不暇地翻译。 财务主管安娜说:“这两天我们家可热闹啦,每天晚上都围座在电视机旁,观看咱们春夷合资企业的精采新闻呢……” 话还没说完,总经理秘书娜塔莎又抢着说:“看了莫斯科台,又看基辅台。我的爸爸mama又要我调到扎巴罗热台……” 安娜又抢过话来,“连续播放了三天。这么多台,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的……” 在一旁的李维忍不住了,立即欣喜地插话。 “这下可好,这么多台播放,是在给我们做免费宣传,这下飞浪电视全独联体都闻名啦!” 安娜咯咯咯地笑着,“这可是电视台多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状况了。” 娜塔莎道:“嗬!我爸爸mama说,我们就像天天在过节似的。 安娜道:“我们家里的人,喝着香槟酒,又唱又跳的,像发疯似的庆祝呢!” “呵呵……”卡努尼科夫张着大嘴一路笑着,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 “哈!先生们、女士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 众人的目光马上刷的一下注视着老卡。 他故弄玄虚地,“我一进办公室,电话铃就响个不停,一连接到好几个电话。 嘿!你们猜猜……他们都是要赶过来买飞浪电视机的。” “哈拉索!” 安娜把身上穿的红色长裙用手一撩,转了一个漂亮的大圈。 “合资企业马上都要赚钱啦!” “嗬!有趣的还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呢!” 老卡托了下眼镜,嘻皮笑脸地,有点儿卖关子。 姚洋猜测说:“嗯,看他这个鬼样子,要的量还很大。” 余华笑着说:“产品技术质量没问题,乌克兰不能加班生产,这不延长了赚钱的时间?“ 李维赶快打断他们的话。 “我们还是来听听这个哥萨克人怎么讲?” 这时,老卡神秘的伸出了5个指头,斜着眼睛。 “有一家莫斯科的大商户,一开口就要用50美金一台,买我们的飞浪小电视。” 安娜圆蹬双眼,“啊!出那么高的价。我们不是说准备用30美金一台卖吗?” “还有呢,14寸的彩电出的价,也比我们定的计划价格要高得多。彩电马上就不够卖了。” 大家都很吃惊。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李维激动道。 “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姚洋也笑眯了眼。 老卡已感到这些中国的合作伙伴,市场经营理念比他们要强,征询似地望着中方人员。 “这样的价能卖吗?过去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只按照定好的计划价卖。” 余华脑洞大开,立刻说了一句。 “随行就市嘛!” 他想起了当年电视机厂销22寸彩电时,曾厂长果断地按照随行就市的经济规律拍板,从而使得工厂快速发展起来。 姚洋用手指着老卡,嘿嘿地笑着。 “现在独联体全都是市场经济了,怎么还想着过去那种计划价格。” 邢总经理随之表态。 “对!我们马上召开紧急会议,根据市场动向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销售价格。 把这个好消息,及时告诉曾厂长和丰副书记。” 老卡眉开眼笑地说:“也得让巴拉尼柯夫高兴高兴。” 正说着,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这是曾厂长打来的电话,通知李维和余华马上去接受新的任务。 这是件必须尽快落实的急事。 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曾厂长找丰副书记商量工作,他先是满怀信心地分析着市场形势。 “……飞浪电视机在独联体市场的销售,应该已有十足的把握了。” 丰副书记很是赞同,回应道:“万万没想到,这边的市场潜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曾卓林沉思了一下,话锋一转。 “我们要实现跨国经营大循环,全面发力,只剩下最后一个环节。“ “你是指铁路运输钢材运回的环节?” “对!” “我计算了发货的时间,推测到若无大问题,钢材车皮应该已到俄罗斯靠外蒙那条线上,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丰幸眉头紧皱,说道:“是的,为这5000吨钢材,工厂只怕是一直提心吊胆的。” 两个都当过兵的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4个字。 “跟踪追击。” 曾卓林已经深思熟虑。 “我们可以来一个两面夹击,一路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跟踪到外蒙,另一路就从国内二连浩特出关,在外蒙的首都乌兰巴托会合,还可以向中国驻蒙大使馆求得帮助。” “好,这个部署不错。”丰幸赞许道。 又紧接着提醒说:“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必须胆大心细,还得懂俄语…… 铁道线上变化莫测,一定要注意安全,你们派谁去合适?” “人选已物色好,这两个人都是敢冒风险又机灵的干将。” 曾卓林已经做到心里有数。 …… 湛南的天际万里无云,大地抹上了耀眼的金辉。 俄罗斯与蒙古国接壤的伊尔库茨克地区,严寒期较长。天色刚近黄昏,刺骨的寒风阵阵袭来。 李维在边境小镇纳乌什基的铁路边上站立着,欣赏着平坦慌野、一望无边的田野。 嘿!终于到边境了。 他已显露出疲惫不堪的神色,不禁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偎紧了身上的羽绒衣。 自从在扎巴罗热接受任务,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路。通过转车,登上了去二连浩特方向的火车,毫无厌倦地一路打听着车皮的动向。 昨天,在西北尼亚沿途,穿过茂密的白桦树森林,看见了世界上最大、最深的贝加尔淡水湖。 嗯!这里还是汉朝苏武牧牛的地方,想到这里,敬佩之情难于言表。 在号称东方巴黎的伊尔库茨克市下火车后,他没有出站,赶紧走到铁路边上了解情况,两眼不断地搜索着有没有挂着车皮的列车。 耳边听得一顿敲打铁轨的声音,一眼看去,正巧一个瘦长的铁路工人拿着工具,正在检查铁轨。心里一阵窃喜,赶紧满脸带笑地讯问,有没有往蒙古方向经过的车皮。当时就得到肯定的答复,别说有多么的高兴啊! 为了保险起见,又专门找到了货运值班室,了解到这段时间一直有车皮在安全经过。 当晚,他毫无心思地参观了这个美丽城市的绚丽夜景。把一个人关在了客房,仔细地研究计划着。 根据白天打听到的情况和地图上的标志,决定尽快赶到边境的纳乌什基小镇,摸准俄、蒙边界两边的情况。 他没有办妥到蒙古国的签征,必要时得铤而走险。也让那些嘲笑他半拉子翻译的人瞧瞧,他是怎样地实现这一壮举的。 神圣使命激励着他,唯一的办法只能到边境后见机行事。 他现在已辗转来到了纳乌什基,已了解到没有货车滞留的情况。 目前只有一个想法,如何越过边境。赶到蒙古国的边境城市苏赫巴托,追踪货车的运行情况。 只要设法能过境,就能求助于中国驻蒙古大使馆补签征,出关的事都好办。而且和余华早已计划好。见面的地方就是去大使馆。 他沿着铁路,只想着一件事,勇敢的朝前走…… 就在右前方,他已看见了公路边上稀稀拉拉的房子,一些人熙熙攘攘的排着队。啊!这一定就是海关。 他兴奋地加快了步伐,摘下眼镜,用备用的眼镜布擦着…… 双目从右向左不停地眺望。 嗯!这时惊喜地发现,左边的铁丝网随着不断的延伸,越远处越稀稀拉拉的…… “喂!你在那里干什么?” 突然传来大声的俄语呵斥声,把他一下子惊醒。 只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中等个俄罗斯人,疾步走来。 他怒气冲冲,边走嘴里还不断地在吼叫。 “边关这个地方是不能停留的。” 又用手不停的挥舞着。 等他走近,李维便清晰地看到,这个男人满脸的胡须,扁平的头型,鼻高且大,淡黄色头发并呈波状,典型的中欧人种。 聪明的李维又发现他腰部有硬邦邦的东西,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个便衣警察。 他已备有应付紧急情况的预案。 “我是中、乌合资公司的,上级派我们到这儿来了解装货列车的通行情况。” 他笑容满面地说着,马上拿出护照,递给了这个满脸警觉的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瞥了他一眼,接过护照就翻了起来。 “嗯!是中国人,怎么跑这么远……” 他翻开了夹在护照中的一张纸。 “那是合资企业开出的证明身份的介绍信。” 李维机灵地解释。 正翻着就掉下来一张10元的美金。 李维敏捷地弯着腰捡了起来,顺手就塞进俄罗斯人的兜里,算是俄罗斯人熟悉的小费。 人们都知道,目前,俄罗斯卢布断崖式地贬值,这10美金可抵数万的卢布了。 俄罗斯人的眼睛斜看了一下,脸色渐渐地松弛下来,把护照还给李维。 “别在这里逗留了,趁早走吧,谨防被抓起来!” 又告诉说:“嗯,最近这里通过的列车,没见到有什么堵塞停顿的现象。” 说着用力把手一挥。 “还不快走!” “好,我这就走!” 李维看着摇摇摆摆离去的便衣警察,这才松了一口气。 掏出手帕,擦着刚才冒出来的冷汗。心想,好险呀! 第二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李维全身穿着深色的着装,在茫茫夜幕的掩护下,偷偷来到了他昨天踩点的地方附近。 沿着铁路左边直往边境线走去,一路上,他不断的鼓励着自己。 脑海浮现出岳莹那动人的身影,清澈的双眼在看着他。她摸着小腹,示意尚未出生的孩了,一定要为全家人争气。 又想到临来时曾厂长那殷切目光,鼓舞着他完成国内和国外两个企业的重任。 从小他就是个自强、自立的人,一定要为自己确定奋斗路上走下去。 他现在已经来到了边境线,离蒙古国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突然间,一种异样的奇怪声音,“嗖”的一下传了过来。 万分警觉的他,一下子毛骨悚然,心惊rou跳,仿佛汗毛都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