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古代当jian商在线阅读 - 第90章 回郑家村

第90章 回郑家村

    上一代徐清侯也验查过...

    新国朝的皇帝也肯定派人验查过多遍...

    不然,当年郑大将军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得到国朝皇帝的信任,几次大功下来,在军队里的职位飞速上升...

    一直到今时今日,郑大将军仍是皇帝心目中的擎天巨柱,忠心耿耿,绝不可能反叛的那种...当年之事,功不可没。

    当然,他郑某人愿不愿意要这种“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荀大夫既然拿郑大将军的子嗣作为攻击曹大人的手段,自然不会在这里就被打击到了。

    徐清侯和曹大人的质疑和不以为意,都在荀大夫的意料之内。

    荀大夫眼里透着自信,

    “臣说的郑大将军后人...虽和郑大将军的嫡长子有些关系,但并非该嫡长子本人。”只见荀大夫微微一笑,朗声说道。

    这话中的内容却令在场的徐清侯和曹大人闻言一懵,

    非本人?

    又和此人有关系?

    这从何说起?

    莫不是...

    想到某个可能性,徐清侯和曹大人打量荀大夫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荀卿何出此言?”徐清侯幽幽问道。

    这一刻,徐清侯被挂珠遮挡着显现一半隐藏一半的眼睛仿佛在这一刻也深色了不少。

    “正如君上猜测的那样!”

    “当年郑大将军的嫡长子确确实实死在了前朝皇帝的追杀之下!”

    “但是,这位嫡长子因为前朝皇帝砍下屠刀的时候恰好在外游猎而逃过一劫...”

    这是所有北地贵族尽知的时候,可是徐清侯和曹大人没有半点的不满,

    因为他们知道,

    干货马上就来了...

    果然,

    荀大夫接下来的话,证明了两个人的某个猜测...

    “可是,在这位可怜的嫡长子被前朝皇帝追杀的大军杀掉之前...”

    “嫡长子在民间可是逍遥快活了好几年呢...”

    荀大夫脸上的笑容是一个大家都明白的意思:“可为什么天下人都没有想到...”

    “郑大将军的这位嫡长子,会给他留下一个孙子?!”

    孙子?!

    郑大将军的嫡孙?!

    这话一出,

    石破天惊!

    郑大将军竟然有孙子存在?

    如果这是真的话...

    倘若郑大将军真的有所谓的嫡孙,以郑大将军对原配和嫡子的感情...

    这位嫡孙还真可能是郑大将军唯一的软肋!

    也说不定...真的能够左右郑大将军的决定!

    徐清侯和曹大人这对三十多年的君臣极有默契的对视了一眼,

    曹大人非常磊落的先对荀大夫服了软,微微施了平辈礼,然后说道:“若郑大将军真有嫡孙在世,那这个动摇郑大将军最好的砝码,自然是该嫡孙,而非郑伯邗...”

    “只不知荀大夫...如何肯定这个情报的真实性?”

    这几乎就是在拐弯抹角的询问情报的来源了...

    毕竟,不说清楚情报的来源,又如何证明情报的真实性?

    君上座前,自然不能靠一张嘴胡言乱语说一通,然后就能获得徐清国举国上下的信任,去拉拢“嫡孙”,策反郑大将军了...

    关于嫡孙一事,荀大夫既然说出了口,自然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曹大人这问话极有水准,

    不信?

    看徐清侯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脸的好奇,

    还有隐藏在好奇底下的漠然。

    荀大夫本人对曹大人的问话还是有心理准备的,此刻听了曹大人的话,风度翩翩的笑了笑,然后一脸诧异的看着曹大人,说道:“曹大人竟然不知?”

    嗯?

    我该知道什么吗?

    某曹大人一脸懵...

    “还请荀大夫明言,”曹大人面不改色道,“曹某人没有荀大夫的情报来源之广、之深、之厚实...实在不知道荀大夫所指何意...”

    老匹夫终于没忍住!

    开始主动攻击我的情报网络了!

    而不是之前那般指桑骂槐...

    好!

    不动不错,

    动了,就等于下了场,那就不是你说的算了!

    荀大夫心下一狠,脸上还是一派的温文尔雅:“荀某人有什么情报来源?这消息不是曹大人告诉我的吗?”

    闻言,

    大殿之上,正襟危坐的徐清侯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眼曹大人。

    手下的情报头子之一和大臣联手?

    党锢之争?

    排除异己?打击君王?

    曹大人心下凛然,脸上快冷出了冰,道:“曹某人实在不知道荀大夫何意!曹某人自己都不知道那消息,如何能告之荀大夫您呢?荀大夫莫不是找我玩笑?”

    嘴上说着玩笑二字,脸上却仿佛刻着仇敌。

    荀大夫哈哈一笑:“我还道曹大人究竟有多厉害,”

    “原来...不过如此啊!”

    嘲笑的意味没有那么浓重,但是已经很明显了,

    随后,荀大夫没等曹大人做什么回应,就继续说话了,

    “曹大人可还记得前几天,您就是在这大殿之上,解释过前段时间,有神秘人潜入我徐清国国都,寻找郑大将军当年的渭河郑家身影吗?”

    “虽然也因此,曹大人的手下在几番探寻以后,从此失去了对方的踪迹,不过也证实了这些人有着渭河郑家当年内卫卫士出手的影子...”

    渭河郑家的手下?

    和郑大将军子嗣有关吗?

    曹大人心中有些疑惑,

    但是,

    现在不是疑惑的时候,

    “不错,不过,我们觉得这些人不过是当年郑大将军嫡长子的侍从,可不是什么嫡孙...”曹大人斜了荀大夫一眼,冷冷说道,“荀大夫您又从何得知这其中有一位嫡孙的存在?”

    荀大夫脸上徒显几分傲气:“因为目的!”

    “目的?”

    “对!”荀大夫点点头,继续解释道,“一帮对渭河郑家忠心耿耿的人,是什么令他们蛰伏二十多年,又突然冒出来的?”

    说着,荀大夫一副全在掌握中的表情,继续说道:“若为尽忠?当年郑大将军爱子身死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郑大将军爱子死后,怎不见他们为主报仇,血溅五步?!”

    “若不忠,二十多年了,英武少年也变得垂垂老矣,还关心渭河郑家近况做甚?”

    “这帮子人,竟然还敢到北地来,探寻当年渭河郑家的余孽?!”

    “这不是就做好了暴露以后,舍身取义的准备吗?”

    “君上、曹大人,你们不觉得这帮人很矛盾吗?当年若胆大一点点,他们早就可以和郑大将军接头了,可是他们没有!”

    “为什么?”

    一句问话,令荀大夫的气势缓和一下,没有方才那么咄咄逼人,

    但是下一刻,愈加强烈的狂风暴雨随之而来!

    “因为他们不能!”

    “有一个原因,令他们不敢冒险!”

    “而这个原因,又令他们现在敢于冒险!”

    “那答案,就只有一个!”荀大夫的眼里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他举起了一根手指,语带轻蔑的说道:“他们有一位少主在手上!”

    “所以,当年他们不敢死!”

    “而现在,少主长大了,他们也敢死了!”

    曹大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推理出来的答案吗?

    曹大人只想放声大笑,时间竟还有如此可笑的说辞?

    这位年少有为的荀大夫,真的是当天下人都是蠢蛋不成?!

    内心激愤之下,

    “荀大夫,你该不会就拿着这样凭空的臆想,来回报君恩的吧?”曹大人冷笑说道。

    情绪,似乎已经失控,

    一次针对,次次针对,

    曹大人和荀大夫之间的恩怨从这一刻开始,朝着不可预计的方向拐行而去。

    未来的事情,不可预知。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徐清侯看出曹大人,有些不比往常的过于激动。

    可这样结果也是他乐见其成的。

    所以他没有出言相劝,

    反而把眼睛望向了荀大夫身上。

    这一次荀大夫并没有正面回应,反而微微一笑说道:“君上明鉴,当臣想通了那唯一的可能性以后,臣就立刻接下去去思考...”

    “无论是前朝还是今朝,对户籍管制一向非常严苛,”

    对皇帝来说,害怕贵族强抢普通百姓作为其奴隶...甚至每朝每代不乏有一些百姓,因为生活在豪族做法惨无人道的地区,百姓会活不下去,宁愿跑到贵族治下,当一名奴隶...

    与此同时,对贵族来说,也会害怕皇帝解放自己手下的那些百姓和奴隶,进而放逐到豪族的地区,削弱自家的实力...

    所以在对户籍管制这一方面,贵族和皇帝还有豪族,都有足够强的警惕性,比较统一的利益驱动下,维持了一个约定的体制...

    破坏体制的人只会遭受其他存在合力的打击,因此多年来,你生活的区域是贵族,是皇权,还是豪族,那么除非你的主人变了,不然的话,你和你的后代,世世代代,身份都不会改变...

    “因此,当年渭河郑家,他的这帮子侍从护卫们,在前朝皇帝宣布满门叛逆,就地诛杀的命令之后,他们的正经身份就没有了...”

    因为这些人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没有办法给自己这么多人安插合理的新身份。

    徐清侯的眼里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当时尚且只是一个小贵族的郑大将军成为了前朝皇帝,刀下的那一只骇猴的鸡...

    皇权的血腥屠杀,贵族的熟视无睹...

    在那种情况下,郑大将军本人也都仿佛成了一只丧家之犬。

    那么,他的手下,或者说他儿子的手下有什么能力获得这么多的身份呢?

    “而这一点却是没有任何人质疑过...”徐清侯内心感慨,“荀睿,此人确实比曹召心思缜密...”

    荀睿,正是荀大夫的名讳,

    当然,曹召,就是曹大人的本名了。

    “只可惜荀睿还是年少轻狂,好勇斗狠,为人为官不够稳重”

    ...徐清侯想起了荀睿之前在自己面前屡次放肆的事情,不免有些不悦,

    从上一代徐清侯手里接过侯爵近二十年,养尊处优,他早就不是当年可以礼贤下士的世子郑辇了,

    而是整个徐清国的主宰!

    这些年也越发看重体统和规矩了,

    年少肆意的荀睿确实不让他喜欢,

    至于大殿之内的另一个,

    脸色惨然的曹召嘛...

    “曹召此人固然不够聪明,也不会和同僚处理关系...不过胜在忠心!”

    徐清侯心中计较,和评价手下的两位“肱骨之臣”,面上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