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行万里路,遇不平事斩不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书迷正在阅读:原罪惩罚者、我遇见的中二少女是个公主、枪法也分五行?、超能觉醒:无法觉醒我只能去修仙、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海贼:你们的皇帝回来了!、分手后,我的超跑藏不住了、从黑影兵团开始圣杯战争、从绝世唐门开始的抽奖人生、天咒者逆天行
看着眼前的文圣。 以及突然变成小孩子的自己,苏长歌心中泛起诸多疑惑。 此地是何处? 文圣为什么会出现在眼前,而且身后还跟着上百个腰间佩剑的...读书人。 自己难道第二次穿越了? 心念刚起。 苏长歌便否定了这个念头。 他无比清楚的记得。 自己推衍神通,然后化作灵蝶,再然后飘到忘忧师祖的身上... 正想着。 文圣已经走到了他跟前。 高大魁梧的身躯宛如天上巨神一般,低头俯瞰着自己。 “刚才见你们两人在争辩,能跟老夫说说嘛。”文圣的语气很和蔼,笑容也很慈祥,但配上这体型,总感觉怪怪的。 更别说身后还站着百余名读书人。 要是表情凶悍一点,说是毒打过社会的黑恶势力都没人会怀疑。 不过也正是文圣的这番话。 苏长歌才意识到。 自己身边原来还站了个神采奕奕的小男童,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而紧接着,自己这具身体不受控制的开口,“大个子你来的正好,看你这身打扮挺有学问的样子,你来说说我们两人谁对谁错。” “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声音清脆如银铃。 苏长歌这才发现自己变成了女童。 而且仅是以第一视角来旁观,没办法左右身体的言行举止。 但奇怪的是,他却能清楚的感受到身体主人的喜怒哀乐,种种想法、感悟及念头,就像是自己亲身经历这些事一样。 正此时。 身边的男孩发出声音。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话音刚落。 苏长歌附身的女童立即摇了摇头。 摆动两只小手形容道。 “日出时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小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文圣听到这句话点了点头,远者小而近者大,这是常识,小女童说得没什么问题,看来太阳真是刚出来时离世间近。 但就在这时。 持反对意见的男童却不乐意了。 “日出时有清凉的感觉。” “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内,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话音落下。 文圣明显愣了一下。 太阳属火。 近者热而远者凉,亦是世间常理。 那么问题来了。 两个小孩谁对谁错? 太阳到底是早上离世间近一些,还是中午离世间近一些? 思索间,女童却有些不乐意起来,“大个子,你行不行啊,不行换行的来,你们那么多人,总不能至于这点东西都不知道吧?” 此话一出 文圣身后一个穿着儒袍,依旧难掩凶恶气质的男人开口。 “小儿无礼。” “你可知你面前站着的是谁?” 闻言,女童吐了吐舌。 “知道或者不知道,影响这大个子解答我的问题吗?” 女童开口。 “你...” “子路,住口。” 文圣打断了弟子,接着蹲下身子,笑道:“老夫名唤孔丘。” “你刚才说的很对,老夫的身份对此事无甚影响,而你们的这个问题,太阳何时距离世间近,老夫也不知道答案。” 此话一出。 女童嘴角上扬,突然笑出声来。 “嘻嘻...” “原来您就是孔丘。” “常听父母说您十分有智慧,没想到您也有不知道的事。” 旁边的男孩跟着点头附和。 而文圣听到这话,并没有跟女童生气,而是抬头看向天上的耀日,顺着她的话说道:“是啊,老夫也有不知道的事。” 说罢,他又低下头。 从袖中拿出两块桃核大小的饴糖,笑道:“我非生而知之者,惟敏而好学。” “你们这个年纪便能多思多想,难能可贵,这糖拿去吃吧,日后莫要忘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学并行。” 看到饴糖,两小孩咽了咽口水。 两只小手快速接过。 然后便津津有味的舔了起来。 至于文圣的话,他们虽然听到了,却不解其中的用意和深意。 苏长歌以女童的视角看着文圣,想要开口,他有很多很多的疑惑想请教文圣,但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站起转身离开。 也就在这时。 舔弄饴糖的女童抬起头喊道。 “大个子。” “你这是要去哪?” 听到声音,文圣顿下脚步,而后朗声笑道:“老夫也不知道要去哪。” “但我想寻一个法子。” “一个能让天下大同,人人不再争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法子。” 说罢,文圣迈着大步继续向前。 而看着他那宽大的背影。 一时之间。 苏长歌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所触动,敬佩的同时又有些难受。 文圣终其一生,心系百姓,愿天下大同,世间不再有争斗,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然而... 他至死都没能实现这一志向。 如此想着。 待到文圣彻底消失在视野中。 苏长歌突然发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自己该怎么从女童身上出来? 刚才这一切,他完全是被动经历,而且若是他猜得不错,这女童应该就是忘忧师祖,但自己总不能一直待在她身体里吧? 她可是活了上千年啊! 但事实证明,有些问题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 任凭苏长歌穷尽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办法,比如像一开始那样静心感悟庄子的齐物论,亦或者感悟其他道家典籍。 可都是无功而返。 他发现自己只能待在女童的身上。 就像是重活一世,感受她感受的风,经历她所经历的一切。 在碧青的草地上肆意奔跑,在田野间戏耍,抓蚂蚱,掏鸟蛋,捏泥巴,与同村小孩斗嘴,一切喜怒哀乐他全都感同身受。 直到某一日,一位修士途经村庄。 见女童天资聪颖,根骨不凡,便收为弟子,带回宗门传授她术法神通。 而女童也很争气。 短短十余年便突破到仙道六品,被誉为最有可能成仙的天骄。 在这段时间里,苏长歌自然跟她一起学会了神通术法,也没忘了思索解脱之法,但十余年终是太长,更何况是感同身受。 这让他渐渐分不清虚幻和真实。 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忘忧,还是苏长歌,分不清哪个世界才是真实的。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 女童,现在应该称之为少女,因为修行遇上瓶颈而离开了宗门,下山历经红尘。 少女很活泼。 对世间一切都充满好奇,对弱者心怀怜悯,仗剑斩恶,锄强扶弱,与江湖友人结伴同行,也时常喝的酩酊大醉,躺在草坪感受晚风拂过脸颊的舒爽,抬头仰望皓月明星。 但只有苏长歌能感受到。 随着经历愈多,少女的心也越累。 这天下,人心叵测。 上一秒还柔弱惜惜的女人,下一刻就变成害人性命的蛇蝎妇人。 看上去天真无邪的孩童,只因父母一句责骂,就能没有任何负担的勒死养病在床的母亲,并趁夜一把火烧死熟睡的老人。 还有吃绝户的叔伯、欺占田产的族人、拐卖孩童的牙人.... 也正是因为看到的恶事太多。 少女才会心累。 她发现,恶是除不尽的。 它扎根在人的心底,只要一有机会便会萌发。 而这朝不保夕的乱世。 毫无疑问是恶念萌发的最佳土壤,子弑父,臣弑君,妻弑夫,碰上灾荒之年,百姓们易子而食,鬻儿卖女,肆意的烧杀抢掠。 在这个世道。 恶,似乎已经变得不足为奇。 善良反而要被欺辱。 弱rou强食。 弱的被强的杀掉,强的被更强的杀掉,亦或者一个强的被一群弱的杀掉。 人跟动物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那一日。 少女来到鲁国,再一次遇见幼时有过一面之缘的文圣。 只是此时的文圣身形依旧魁梧高大,但却佝偻着身子,头发花白,看上去垂垂老矣,而少女也早已忘记年幼时的记忆。 她站在人群中。 听着文圣向弟子宣扬仁义。 “敢问夫子,为何要仁?” 少女挺身站了出来,说道:“世道险恶,弱rou强食,我走过万里路。” “见过无数人与事,仁者施粥救济,却惨遭救助过的流民血洗,全家老幼无一幸免,仁者扶助乡里,却被恶人中伤诬陷致死,田产被乡人夺走,妻儿流落为乞....” “我这一路所见,为善之人被恶人欺压,被宵小占便宜。” “我不明白。” “人,为什么要为善!” 少女开口,她是真的不知道。 不知道为善有什么意义。 既然恶人不仁,那么好人为什么要讲仁?好人就活该被人欺负? 善良。 分明是恶人欺负好人的帮凶! 而此刻。 伴随少女的声音响起。 文圣目光向她投去,似是认出她来,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和蔼笑意。https:// “你可愿为恶?” “不愿。” 少女不假思索的摇了摇头。 “为何?” 文圣继续问道。 闻言,少女犹豫了良久,方才答道:“因为恶是坏的,损他人之利。” “是啊,恶是坏的。”文圣似乎是追忆过往,说道:“道祖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善出现,也就有了不善。” “道祖认为只要不区分善恶,没有善恶的概念,天下就会回归淳朴。” “然而,人性混沌者,如同稚童,稚童虽不知善恶,但却会行‘恶事’,可以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联系,就必然会产生善恶。” “那么为何恶是坏的,人人都厌恶它,为何善是好的,人人都喜爱它?” “因为恶损于众生,善利于众生。” “众生皆不愿被损。” “故而,善才成为这世间的主流。” “但时至今日,恶行屡见不鲜,若是无人尚仁,天下百姓不再视恶为恶,反而习以为常,那么即便青天白日,亦如漆黑长夜!” 煌煌之音,响彻此方天地。 少女愣在原地。 苏长歌心中则是生出颇多感悟,作为儒生,他无比认同文圣的这番话。 恶如夜,善如昼。 善者行于天地之间,如光芒一般,温暖照耀身边每个人。 而若是世人不再喜爱光明,认为黑暗也没什么不好,甘愿沉沦于黑暗当中,发光者愈来愈少,那这天下将迎来永夜... 就像黑暗森林一样。 每个人之间都相互不信任,怕对方害自己,于是纷纷选择先下手为强。 这样污浊的人间,又有什么意义? 文圣此刻所行之事。 就是竭力散发自己的光芒,如火炬一般,感染身边的人。 让善,继续成为世间的主流价值,让世人明白最基本的对错,明白恶行可鄙,善行可彰,让世间一直有光芒延续下去。 “夫子,晚辈受教了。” 少女愁眉舒展,心境豁然开朗,提起手中长剑转身离开。 她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根除恶念。 但至少她要坚守自己的光。 而文圣看着少女的背影,面容依旧和蔼,心中却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离开鲁国之后的几个月内。 苏长歌跟着少女继续青衫仗剑走天涯,遇不平事斩不平,遇蛟龙处斩蛟龙。 只求一个心境通透。 然而,直到一日。 天穹如墨。 恍若永夜降临世间。 突然,一道璀璨无比的光柱贯通天地,伴之文圣的声音响彻整片天地。 “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孔丘愿舍己身补全儒道,后世儒生,当以宣扬仁义,教化苍生、治国安民为己任,使民启智,知善恶,晓对错,明是非,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人人皆心存仁念,善待众生!” 声音在世间悠久回荡。 这也是苏长歌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视角,看他人引发天地异象。 同时他也知道。 文圣无了。 闻声舍弃此身补全儒道的仁。 使‘仁’得到天地认可,真正成为了这世间绝对正确的理念。 也就在这时。 一道道悲哀沉重的声音响起。 “学生子路,恭送夫子!” “学生子贡,恭送夫子!” “.....” 这一刻,永夜被点亮,天地间大放光芒,但众生心中皆满怀伤悲。 “晚辈忘忧,恭送夫子。” 少女朝着光柱方向躬身行礼,她虽是仙门中人,但也敬重文圣的理念。 看到文圣舍身补全儒道的这一幕。 苏长歌心中也很难受。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后世儒生苏长歌。” “恭送夫子!” “您的理念一定会被后世儒生继承,您未找到的法子,后世儒生会继续寻找。” “早晚有一日,这世间会变成你期盼的那样。” 苏长歌在心中无比坚定的念道。 即便他这一代做不到。 但只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在,并愿意为此付诸行动,善待他人。 那么哪怕再过千年,万年,万万年。 也终有一日会实现! 只不过就在苏长歌满怀坚定想着时。 忘忧抬起了头。 只见一道熟悉的魁梧身影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吓惊她瞪大了眼睛。 “哎呀我去,大个子你没死啊。” 忘忧脱口而出。 文圣慈眉善目的看着她。 但不知为何,苏长歌此时竟莫名有种被人给单独盯上的感觉。 文圣他难道能看见自己?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八十七章:行万里路,遇不平事斩不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免费阅读。https://